青龙天气预报查询一周 青龙天气预报15天查询天周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龙缸地质公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缸地质公园天气预报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云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于2005年9月经国土部批准建立。公园主要景观类型包括以龙缸岩溶天坑为主的岩溶类和以石笋峡、南三峡、黄陵峡为代表的流水地貌类,同时兼顾草场生物景观和具有浓郁土家风情人文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同时被誉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其中的龙缸天坑,缸口最低处海拔高度1113米,从该处测得龙缸深度达335米,这一深度位居全国第三,世界第五;龙缸天坑的坑壁倾斜幅度近90度,因此有着"天下第一缸"的美誉。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内的_口石绝壁上,目前正在建设的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天下龙缸·廊桥云端主体工程基本收尾,将于2015年初完工,预计2015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廊桥云端向外悬挑长26.68米,比举世闻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玻璃廊桥悬挑部分还长5米多,成为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景观廊桥。届时,这一世界之最将成为重庆旅游一大特色与亮点。
2008年,云阳龙缸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即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2012年12月,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风景名胜区。目前,云阳龙缸风景区将用2至3年的时间,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打造成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腹地旅游目的地。
构造特征
公园总体位于华蓥山大断裂与七曜山大断裂之间的褶皱带,即川东平行岭谷区的东南隅 ,燕山期前各构造层均为整合及整合接触 ,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升降运动 ;燕山晚期褶皱构造显著 ,是上白垩统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构造形式以褶皱变形为主 。地处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研究区地处 NE - SW 向构造带 , 北缘与 NW 向的大巴山弧形构造斜接 、重接复合。为印支- 喜马拉雅期运动形成的薄皮构造的一部分 。 主要表现为宽平的箱(屉)形向斜和尖峭而狭窄的背斜形成的隔档式构造,而在背斜轴部,由于应力集中则容易形成一些规模不等的节理裂隙或压扭性断裂。
地层及岩性
公园内出露地层为中生代的三叠系 、侏罗系与新生代的第四系 。 三叠系是公园内出露的主要地层 ,其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 。 其下统嘉陵江组灰岩在公园内分布面积广 。 中统巴东组为浅海相碎屑岩及泥质灰岩 ,局部夹石膏及含铜砂岩 ;上统须家河组为内陆湖相碎屑岩并产煤。
成因分析
龙缸景区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在岩溶、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与奇峰异石。龙缸是在三组节理以及向斜东北转折端的劈理交汇处产生的破碎带,后经溶洞中的地下水反复溶蚀-坍塌-溶蚀-坍塌而形成。
龙缸岩溶天坑举世瞩目是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其主要成因是岩溶塌陷和溶蚀 ,天坑位于多组节理 、劈理的交汇处 ,岩石极易破碎 ,在这些岩层之中 ,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层溶洞交错纵横 ,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 ,破碎带上的岩石产生坍塌 ,坍塌物随即被暗河溶蚀带走 ,龙缸天坑就是这样反复的溶蚀 - 坍塌中逐渐形成。 而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内 ,发育的岩溶洞穴数量不少 ,分布位置和高度各不相同 ,通过研究区域内多个溶洞的成层性 ,可以用来分析侵蚀基准面的演化历史 ,推测河流的稳定期和下切期 。
地质遗迹特征
(1)属于地貌景观类的可溶岩地貌景观的大安洞,其岩性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石灰岩,洞顶为穹窿状 ,洞口位于溶蚀槽谷内 ,为层面溶洞 ,槽谷为NE-SW向展布 。
(2) 属于水体景观类的流水地貌景观的黄陵峡 ,其发育于黄陵峡背斜核部 ,峡谷两岸峰林幽美 ,褶皱 、断层走向鲜明 ,地质运动迹象十分明显 。 峡谷内的万卷诗书是石灰岩内两条走滑断层将产状相对平缓的地层推举到近于直立而产生的地质奇观 。
(3)位于石笋河畔的_口石, 其物质组成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 ,溶蚀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断加宽 ,导致崩塌 ,形成了如今_口石地质奇观 。
(4) 属于古生物景观类的生物化石类的虫迹化石 ,其在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中 ,为一套海相碳酸岩的沉积物 ,颜色呈灰色 ,到处可见有虫迹化石出露 ,且保存完整 。
景区内珍稀保护动物分布广泛,是各种鸟类和陆生动物栖息地。其中重点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5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林麝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4种,重庆市市级保护动物25种。珍禽异兽有獐子、猴群、野猪、崖燕、飞狐、杜鹃、麂、蟒、云豹、穿山甲、锦鸡等。
主要景点
景区内地貌奇特,溶洞密布,奇峰怪石、石笋摩天、雄险俊秀、千姿百态、多彩多姿,是自然科学的博物馆,地质景观的大观园。主要景点有龙缸、龙洞、老寨子、映月洞、石笋河、老鸦峡、黄陵峡、龙窟峡、火山峡、藏龙峡、岐山草场(森林)、_草古长城、岐阳关古道遗址、盖下坝湖泊等。集雄、奇、险、峻、幽、静、秀丽各种神韵于一体。
龙缸是以岩溶塌陷为主,溶蚀为次而形成的椭圆形
岩溶天坑。在龙缸口最低处鹰嘴峰测得海拔高度1113m,长轴近70°方向延伸约304-325m,短轴178-183m,深度大于335m。其深度在国内仅次于小寨天坑和大石围天坑,位居国内第三位,世界第五位。
龙缸内壁如削,缸壁由峭壁拱成,最宽处2m余,最窄处不足40cm。人站于缸沿上,一边是千仞缸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壁缝松枝横卧,古藤倒挂,缸底丛林碧绿,四季吐翠。林间百鸟争鸣,盘旋低飞,烟云升腾,景色优美,素有"天下第一缸"之称。就深度和直径规模而言,龙缸可谓是超级天坑,具有较高的观光、探险旅游和科考价值。
映月洞位于龙缸东北100m处的悬崖峭壁之中,为第一层
溶洞。洞长43m,走向为25°南洞口高3.9m,直径3.4m,北洞口高2.2m,北端为暗河的出口,可见由流水形成的槽谷,洞顶可见有少许的石钟乳及钙华,中部靠南端还见有水滴沿石钟乳滴下,在地下形成一个深约50cm的汇水凹坑。 每一年的中秋之夜,月亮从东方升起不久,月光充盈了整个洞身,集束的银光就像手电一样,由北向南穿洞射出,人们把这一奇特的景观叫做"穿洞映月"。
岐山草场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为重庆市市级森林公园,海拨高度在1000米-1650米之间,为喀斯特中山,面积12.5平方公里,景区有原始森林和高山草原。原始森林多为松、杉、柏树林,林间有堪称世界植物活化石的水杉、银杏、铁青杠、红豆等珍贵树种和一些不知名灌木丛。
龙洞由前后两厅组成,前厅成圆形,宽40余米,高近50米,长120米,面积4800平方米,内遍布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神奇瑰丽,琳琅满目。有"白玉龙床"、"龙伞"、"龙壶"、"龙椅"、"龙凳"、"莲台"、"天鸡报晓"等自然景观。后厅呈五边形,高30米,长300余米,面积6000平方米。里面的石钟乳形势如狮、如象、如龙、如凤,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飞。
石笋河是长滩河中最美的一段,北起盖下坝、南至双河口,全长12.5公里。为岩溶地貌的峡谷景观。两岸如削,溶洞密布,石笋摩天,幻化出如飞天、村姑、罗汉等各式人物;河水清纯明亮,盛产乌龟、团鱼,或瀑或泉,错落其间,奇松、翠柏、幽竹、冷杉等植物遮天蔽日,黄荆、天麻、贝母、黄连等名贵药材漫山遍野,黄羊、香獐、黄麂、金猴、野猪等漫步林间,锦鸡、黄鹂、杜鹃、翠鸟、鹦鹉啭鸣其野。石笋河一带地处于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在距今6700万年的新生代,由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层溶洞交错纵横,在反复的冲刷溶蚀-坍塌-冲刷溶蚀-坍塌中,地表的石芽、峰丛、漏斗与地下的三层溶洞自成系统,岭谷相对高差达1400多米,形成了壮观的岩溶地貌景观和神秘的峡谷景观。
重庆云阳龙缸景区在海拔1010.5 m 高的悬崖上建立悬挑26.68m(从岩壁向外伸出长度21.68m)的观景廊桥-云端廊桥,悬崖垂直高度700m。以"天空之花"的花瓣作为造型的构思思路,廊桥底部用三层高强度玻璃,游客站在廊桥上可以720°欣赏周边美景。云端廊桥悬挑长度将超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玻璃桥(从岩壁向外伸出长度21m)成为世界第一悬挑玻璃桥,是景区未来对外的标识和名片,5A旅游景区文化构架的重要元素。
老寨子位于清水乡西南侧,为一处文化遗迹点,座落在一座刃
状山脊之上,岩石类型为三叠系嘉陵江组灰岩,岩石厚大,产状平缓,寨子位于山脊顶部最高点,现存古碉楼、石门、女羞池、倒塌的祭祀龙柱、_人打虎楼遗址。老寨子所处山顶宽5-10m,长50m,立于山巅,向西可览石笋河全貌及数百米高的石笋,向北隐约可见龙缸口,向南可见两河口。向东为农家风光及石芽群。在此处有机会欣赏龙缸佛光金身、落霞熔金的美景。
大安洞是一大型石灰岩溶洞,又名鱼泉洞,位于石笋河畔西岸的悬崖峭壁之中,洞口下距石笋河约200m,上距崖顶约100m。在洞口南侧有一季节性瀑布,每缝雨季,形成瀑布跌水,然后汇聚到石笋河内。主洞的主体方向为南160°,洞口塌陷形成大厅,厅高约50m,呈穹形, 全长3000余米,洞中套洞,九洞相连,各洞奇观有倒挂金猴、迎客柱、定海神针、金银瀑、沙洲滩、石笋会展、跑马场、艺术长廊、海狮神龛等。由天然石灰岩形成,被识者誉为"天下第一洞"。
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具有“天下第一缸”之称的云阳龙缸,我是大家今天行程的导游,在游览期间,主要由我来为大家讲解景区内的景点,以及负责大家的安全,希望在整个游览的过程中,大家能玩的开心,同时注意安全。
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距云阳县城80千米处的清水境内.其状为一罕见的环形天坑,形似水缸。龙缸口椭圆,口下有一约两丈长的天然条石平伸入内,可于此俯伏窥视坑内特异景物。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是以龙缸岩溶天坑为主、石笋河与老龙口峡谷为次,兼顾草场生物景观和土家族人文景观的大型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最具吸引力的主体景观,便是雄险俊秀的龙缸天坑,其深度位居我国的第三,世界第五;龙缸岩溶天坑的坑壁近于90度,这种直上直下的形态更是“当惊世界殊”。
龙缸天坑
我们首先来从宏观上认识一下龙缸天坑。龙缸是一个长轴350米、短轴170米、深550米的椭圆形天坑,这一深度位居中国第三位,世界第五位。缸内壁如削,壁缝松柏横卧,古藤倒垂,缸底四季吐翠,百鸟争鸣,因形状为一个天然大石缸,还流传樵夫与龙女爱情的美妙传说,而得名龙缸,又被誉为“天下第一缸”。
映月洞
我们首先要穿过映月洞,它位于龙缸北偏东100多米处的悬崖峭壁之中,为龙缸的第一层溶洞。洞长43米,南洞口高3.9米,直径3.4米;北洞口高2.4米,北端为暗河的出口。每一年的中秋之夜,月亮从东方升起不久,月光充盈了整个洞身,集束的银光就像手电一样,由北向南穿洞射出,人们把这一奇特的景观叫做“穿洞映月”。
鹰嘴石
大家看着一块石头,是不是很像鹰伸出的嘴巴?它叫龙鹰石,原来是龙缸山顶上的一块天外来石,受日月精华亿万年的润育,变成了一尊神鹰,专司守护龙缸的重任。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龙鹰伸出的嘴,大家叫它鹰嘴石。
石笋河
石笋河是长滩河中最美的一段,北起盖下坝、南至双河口,全长12.5公里。为岩溶地貌的峡谷景观。两岸如削,溶洞密布,石笋摩天,幻化出如飞天、村姑、罗汉等各式人物,河水清纯明亮,盛产乌龟、团鱼,或瀑或泉,错落其间,奇松、翠柏、幽竹、冷杉等植物遮天蔽日,黄荆、天麻、贝母、黄连等名贵药材漫山遍野,黄羊、香獐、黄麂、金猴、野猪等漫步林间,锦鸡、黄鹂、杜鹃、翠鸟、鹦鹉啭鸣其野,土家山歌、摆手舞等迷你大饱眼福。中国着名女高音歌唱家刘淑芳就生长这里。
老龙口峡谷
老龙口峡谷在龙缸北西边,位于泥溪乡境内,当地人又叫海螺溪。海螺溪上游为万州市的潭漳峡景区,是园区内另一处特点突出的峡谷景观。峡谷中,在流水和岩溶共同作用下,河溪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奔涌地表,形成地下暗河与地表明河交替出现的奇观。
龙洞
现在我们来到了着名的大溶洞,人们称之为“龙洞”,是由前后两厅组成,前厅成圆形,宽40余米,高近50米,长120米,面积4800平方米,内遍布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神奇瑰丽,琳琅满目,有“白玉龙床”、“龙伞”、“龙壶”、“龙椅”、“龙凳”、“莲台”、“天鸡报晓”等自然景观。后厅呈五边形,高30米,长300余米,面积6000平方米。里面的石钟乳形势如狮、如象、如龙、如凤,有的张牙舞爪,有的展翅欲飞。
大安洞
这是一大型石灰岩溶洞,大安洞又名鱼泉洞,全长3000余米,洞中套洞,九洞相连,各洞奇观有倒挂金猴、迎客柱、定海神针、金银瀑、沙洲滩、石笋会展、跑马场、艺术长廊、海狮神龛等。由天然石灰岩形成。据专家考察后估计,该洞比着名的四川兴文溶洞群中最大的天泉洞大一倍,比闻名中外的桂林芦笛岩、浙江瑶琳洞大10倍,被识者誉为“天下第一洞”。
好了,主要景点为大家讲解这么多,接下来,大家就尽情享受登山的乐趣吧,不过一定要记得注意安全哦。
重庆云阳龙缸地质公园导游词(三)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我们茶陵的一个国家 4A级旅游景区。不用我说大家也应该猜到我要讲的是什么了吧?对,就是云阳山。云阳山呢是省内不可多见的城市森林公园之一。云阳山方圆七十余里,上有七十二峰,总面积达到8941.4公顷,最高海拔天堂山为1130米,最低海拔仙人湾110米,著名的紫微峰海拔为864.7米。
今天呢,我就从东门开始,依次给大家介绍赤松仙景点、神龟谷景区、老君岩景区、祈丰台、南岳宫景区、紫云寺几个景点。
现在我们看到是云阳山东门石牌坊,石牌坊跨度为25.8米,是国内跨度最宽的石牌坊。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呢是赤松路,是我们县城的东阳大道到赤松仙的路,全长2.7公里,与衡炎高速穿插而过。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景点是赤松仙。赤松仙始建于唐,距今已有1千多年的历史,古时称为“赤松坛”,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赤松子命名的道观。大家看到的门匾,是清末全国会试第一的进士,后任国民的谭延_亲笔提写的。大门两边的墙壁上的诗,左边是茶陵籍状元萧锦忠的诗。右边则是罗复元的诗。
好啦,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神龟谷景区”。各位看一下对面的山,是不是有一个形似乌龟的岩石呢?对,这个就叫“神龟岩”。因神龟的头部呈金**,固又名“金龟岩”。这个是天然形成的,非常的神奇。
大家眼前的这个吊桥叫“步云吊桥”,跨度为36.9米,宽1.5米。这个跨度为什么是36.9米呢?因为369寓意为步步高升,小徐呢在这里祝福各位领导“步步高升,芝麻开花节节高”。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个瀑布名叫“寿泉瀑”,它是人工瀑布,引用了这里的山泉水,高116米,第一层瀑布为76.1米。右侧是龟寿亭,底下呢是神龟湖。
好啦,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一个景点——老君岩景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神像。大家看到的老子像高5.95米,5.95有九五至尊的意思。大家可以看到,老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寓意着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道教里,9是数字,所以老子像的左右两侧各有“九九八十一”级台阶。下面呢是石刻道德经,道德经由老子所著,洋洋洒洒五千字,加上标题附号,有7000多字,是全国最大的石刻道德经。
大家请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上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云阳山的最高点:祈丰台。 祈丰台是古时用来祈天求雨、祈祷丰收的。大家知道通往祈丰台的游道一共有多少坡吗?我来告诉大家,通往祈丰台的游道共有365坡,代表一年365天,就是希望年年丰收,风调雨顺的意思。传说,炎帝神农发明种五谷后,常遭受旱涝灾害,于是,命赤松子在紫微峰上设坛祈丰,置一大钟于坛上,取名“通灵钟”,撞钟以“通神明之德,偕天人之和”。 大钟的口径为1.2米,重116吨。大家下次如果去祈丰台,不妨撞撞钟,撞钟则神明赐福,赐
平安,家和万事兴。
现在,我们到达的景点就是云阳山的核心景区——古南岳宫。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云阳仙道观。它作为道教场所始于南北朝,祀奉南岳圣帝。宋代道士陈善宗重修,元代改为紫微书院,明代恢复为云阳仙道观。民国二十年(1926年)道士陈从性重修,基本保留了原有格局。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自然岩窟叫观音岩,她的底座岩石与五雷池相连。这边便是五雷池。相传,有一年茶陵闹旱灾,赤松子命青龙布雨以解旱情,青龙睡懒觉,没有及时收回云雨,造成水涝成灾,赤松子怒施五雷法,将懒龙幽禁在岩隙中,命它吐龙涎灌溉山下农田,这五雷池的水能清肝明目,清心健体,大家可以喝一喝,香客多的时候,这里还要排着长长的队伍。
我们现在看到的景点是“张良试剑”。据传,赤松子、张良隐居在云阳山中,赤松子炼丹,张良铸剑,刘邦为打天下,遍揽天下英雄豪杰,亲自上云阳山上请张良下山助一臂之力,这时,张良刚好铸了一把宝剑,就指着这块巨石说:“如果我辟开了这块巨石,我就下山,如果不能辟开,我也无能为力。”说着便一把辟过去,但却把巨石辟成了两半,赤松子便说:“顺从天意吧”,随后,张良便下山帮助刘邦打天下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云阳山被封为“古南岳”呢?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南岳圣帝要为自己建造一座行宫,考察了很多名山,都不中意,唯独对风景秀丽、山水灵异的云阳山情有独钟。于是,他坐在紫微峰数山峰,看有没有七十二地煞星安神定位,保佑四方平安,可是他忘记把坐着的紫微峰数进去。数来数去是七十一峰。所以遗憾地另寻他地。观音听说南岳圣帝大之称赞云阳山,因此想去看看是否那么美丽,便来到云阳山,果然也被这里的美景、灵气所吸引,但是听说云阳山只有七十一峰,她便再数数看,却有七十二峰,她把这事告诉了南岳圣帝,南岳圣帝一听,十分后悔,随后便在云阳山建了这所避暑行宫,每年农历六月、七月便来此避暑,逐步形成了“六月、七月朝云阳山,八月朝衡山”的民俗。因此,云阳山的农历六月、七月是香客最多、香火最旺的时候,广东、福建、江西、湖北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此祈福、求平安,非常灵验。
好啦,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云阳山的北门,我们马上要看到的下一个景点是云阳山的一处人文景观——紫云寺。紫云寺是一座佛寺,始建于元代,原名为观音庵。因其地处紫云山,故俗称“紫云仙”。1995年修复改名为紫云寺。
好啦,今天的讲解到此就要结束了。希望云阳山的美丽风情和我的讲解能给在坐的各位领导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谢谢大家!
重庆有哪些旅游景点
1、洪崖洞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沧白路,目前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洪崖洞一共有11层,著名景点有:吊脚楼、巴渝风情街,动感酒吧街,盛宴美食街等,洪崖洞所处的解放碑商圈是重庆商业的发源地,具有核心商务区的经济职能,辐射范围涉及重庆市,也是重庆首个百亿级商圈。洪崖洞旅客到访量,成为解放碑商业客流的首要支撑。也是重庆夜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
2、长江索道
长江索道,位于中国重庆市,目前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往返于渝中区的新华路和南岸区的上新街,长江索道连通重庆渝中区和南岸区,景区由渝中城史文化区、长江空中观光区、南岸文化区三部分组成,面积9.8平方千米。长江索道全长1166米,运行速度6米/秒,单程运行时间4分30秒,最大载客量65人,日运客量1.05万人次。感觉还是要有点胆量才敢去坐的哦。
3、武隆喀斯特旅游区
武隆喀斯特旅游区,位于重庆市,因为景区有罕见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所以被命名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包括重庆武隆旅游景点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这三部分,在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也是重庆的5A级景区之一,推荐喜欢喀斯特地貌的到此一游。
4、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这个石刻不是中国名胜了,而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这个足可以说明这个石刻群的重要性,大足石刻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推荐喜欢石刻文化的到此旅游。
5、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旅行者称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被户外爱好者誉为重庆版的“小华山”,龙缸四季,景色各异,春之花草,夏之飞瀑,秋之红叶,冬之白雪,无不令人为之叫绝。特别是在现在夏天去气候更是凉爽。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地理环境
重庆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境内,地处重庆市东北部的长江两岸,三峡库区腹心,东迎奉节县,西界万州区,北与巫溪县、开县相连,南与湖北省利川市相邻,地理介于东经108°35′32″-109°14′51″,北纬30°35′6″-31°26′30″。
构造特征
公园总体位于华蓥山大断裂与七曜山大断裂之间的褶皱带,即川东平行岭谷区的东南隅 ,燕山期前各构造层均为整合及整合接触 ,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升降运动 ;燕山晚期褶皱构造显著 ,是上白垩统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构造形式以褶皱变形为主 。地处渝东褶皱带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地带。研究区地处 NE - SW 向构造带 , 北缘与 NW 向的大巴山弧形构造斜接 、重接复合。为印支- 喜马拉雅期运动形成的薄皮构造的一部分 。 主要表现为宽平的箱(屉)形向斜和尖峭而狭窄的背斜形成的隔档式构造,而在背斜轴部,由于应力集中则容易形成一些规模不等的节理裂隙或压扭性断裂。
地层及岩性
公园内出露地层为中生代的三叠系 、侏罗系与新生代的第四系 。 三叠系是公园内出露的主要地层 ,其岩性及厚度变化较大 。 其下统嘉陵江组灰岩在公园内分布面积广 。 中统巴东组为浅海相碎屑岩及泥质灰岩 ,局部夹石膏及含铜砂岩 ;上统须家河组为内陆湖相碎屑岩并产煤。
成因分析
龙缸景区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主,在岩溶、重力崩塌、流水侵蚀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与奇峰异石。龙缸是在三组节理以及向斜东北转折端的劈理交汇处产生的破碎带,后经溶洞中的地下水反复溶蚀-坍塌-溶蚀-坍塌而形成。
龙缸岩溶天坑举世瞩目是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其主要成因是岩溶塌陷和溶蚀 ,天坑位于多组节理 、劈理的交汇处 ,岩石极易破碎 ,在这些岩层之中 ,流水溶蚀形成的多层溶洞交错纵横 ,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 ,破碎带上的岩石产生坍塌 ,坍塌物随即被暗河溶蚀带走 ,龙缸天坑就是这样反复的溶蚀 - 坍塌中逐渐形成。 而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内 ,发育的岩溶洞穴数量不少 ,分布位置
城市天气预报与本地其它地方有关系么?
明年雨水多吗?2022年是“八龙治水,八人三锄”。你知道明年的农历是什么年吗?我给你整理好了,2022年是公历平年,一共有365天,共计53周。农历是壬寅年(虎年),2022年没有闰月,所以,农历上一共是355天,起止时间是2022年02月01日-2023年01月21日。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但网上找找相关的内容,离2022年越来越近了,在古代和现在的一些老辈人都会用老黄历来判断明年的年景。老人说,明年是“八龙治水,八人三锄”,说的是啥意思呢?龙多了好吗?
其实,这种预测年景的方法都是一些老黄历中的预测方法了。现在的气候和以前不一样了,并且现在天气都是灰蒙蒙的,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感觉都比小时候少多了。
咱们现在都是借助天气预报来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的,并且,每次寒潮或其它恶劣天气来临之前都会发布预警信息。但是,在古代是没有这些先进的预报设备和技术的,他们都是以“天干地支”来计算日期的。
天干有十个,家人们都是知道的,它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另外,还有十二个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具体啥意思家人们都明白,就不解释了,总之是过去用来计算日期的。
在古代一个天干会配上一个地支,把它循环起来,我们可以自己查一下正好是60个,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六十一甲子”。
我们常说“辰龙”,也就是说从初一开始,初几出现辰日,就是几龙治水。今年农历年第一个“辰日”对应的是初八那天,所以,今年是“八龙治水”。
咱们古代人认为龙是管下雨的,所以,通过龙多少来判断年景。如果,按一些的理解龙多,管下雨的多,应该雨多,可能会发生涝灾,其实,完全相反,龙多了反而会出现旱灾。 老话说,“媳妇多了晚了饭”,“人多乱龙多旱”,意思是说多了反而不干活了,互相指望对方、推诿,也就是说年景不好,有些地方可能要出现干旱的情况。
其实,这只是老辈人的一种推断或者是一些长期的经验总结,到底准不准也不好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2021年的情况来看一下,老辈人说得准不准!
2021年老辈人说是“二龙治水,六人分饼,十一牛耕田”。也就是说2021年农历第一个“辰日”是正月初二,“丑牛”是在正月十一,所以叫“二龙治水,十一牛耕田”!
老话说,“龙多靠,龙少涝,五龙六龙风调雨顺”,你看咱们2021年是不是多地发生涝灾,部分地区玉米都泡在水里收不回来,也导致后期小麦晚播,老辈人预测的还真准。但,也不是绝对的,有可能是巧合罢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十一牛耕田”,意思是说牛有点溢出了,多了!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不过老话还有“牛马年好种田”,“牛多好耕田”的一些说法,这个地域不同,意思也相差挺大。
前一段时间,农业农村部也发布过《今冬明春应对拉尼娜科学抗灾稳产保供预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表明,预计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受其影响,极端天气多发频发,今冬明春阶段性极端强降温、局部地区冬春连旱等极端天气发生几率大,农业防灾减灾任务艰巨。这和老辈人预测的“八龙治水”,出现干旱的情况多少是有些吻合的。
这个和“六人分饼”是一样的,饼和“丙”谐音,而人的谐音是“壬”,也就是说,初几是“壬日”就是几人。并且,古代把丁日代表锄头。那么我们就可以查一下,今年的壬辰日是正月初八,丁亥日是正月初三。所以,老人说2022年是“八人三锄”,锄头多干活的人就多,锄头少干活的就少,也可以理解成,地里的活少,不需要那么多人干!
“八人三锄”意思是说,田里的杂草比较少,3个人就能干过来了,其它5个人休息了。不过,也有老辈人说,是有于天气干旱,杂草长不起来,寓意明年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与“八龙治水”是相呼应的,也是说明年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老人说的有没有道理,没法去做判断,我们都是从字面上理解的,也不一定对。我们还是要多留意天气预报,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做好相应措施。
未来几天将会有寒潮天气,气象部分也发出过预警,我们还是要做好防冻措施的,以免造成损失!
强降温对我们冬小麦、大蒜、菠菜、韭菜、油麦菜、香菜、生菜等都是有影响的。我们可以通过喷洒防冻剂,棚内作物增加增温块,增加二层膜的方式来增温,预防冻害。
防冻剂我们没有必要去买,咱自己在家就可以配置,建议用15公斤水+尿素50克+葡萄糖80~100克+芸苔素3克胺鲜酯源粉3-5克,来配置就可以了。
温度低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可以冻死一部分病菌和虫卵,并且,下大雪有利于小麦等作物越冬。对于,这时候冷其实不用太过于担心,担心的是年后冷,反而不好了!
二O二二农历农事表上,就有显示说: 八龙治水,八人三锄。 是啥意思呢?就把过去,从村里老年人那里听来的话,给大家述说一下吧!
明年是"八龙治水,八人三锄"。 这八龙和八人三锄的起因,庄稼人说不清楚来由,只针对这种说法和农事关系做个概述。
龙 受天庭玉皇大帝的指派,负责向人间降雨的工作,一旦出现干早,庄稼急需雨水浇灌时,玉皇大帝就会指派负责降水的龙子龙孙,为人间降下甘霖,及时解除旱情。
老人的常说:遇到多龙治水的年景,往往容易出现干旱天气,这是为什么呢?地上有句老俗话, 鸡多了不下蛋,老婆多了晚了饭。 过去大家庭里,姊妹妯娌较多,聚成一块啦呱聊天没完没了,干起活来相互推委,你靠我你,等到男人们下地回来要吃饭了,饭还没做好,净耽误事。
这 八龙治水 ,也跟"老婆多了晚了饭"是一个道理,龙子龙孙相互推委扯皮,消极怠工,造成不能及时降雨,给人间造成干旱。所以,八龙治水,更容易出现干旱年景。
因为干旱,就连庄稼地里的草都枯死了,本来需要八个人来锄草干活,现在只需三个人锄草就可以了。
呵呵,类似的问题我曾经用科学的知识回答过,今天下午又刷到了这样的问题,很高兴再回答一次。
常言道: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人从孩童慢慢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慢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所以又有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之说。
的确,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年长一点的人会这样训诫年轻一些的人: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经验很重要,我们的祖先也很聪明智慧,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一些民间谚语、民间俚语等等,很多都是有科学道理的。
那么,问题来了,“八龙治水,八人三锄”这样的说法有科学道理吗?
今天借着题主的这个问题来说道说道。
“八龙治水,八人三锄”的说法源于天干地支的历法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很多人家在小年的时候都要请一张灶王爷像,贴在灶房里。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长辈们会端详灶王像,自言自语: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姑看蚕等等,预测来年的雨水和收成。我感到很好奇,大人们怎么看出是几龙治水的?后来上了学,认识了字,才知道灶王像上面都写着答案呢!
我还是很奇怪啊,印刷灶王像的人又是如何知道几龙治水的呢?问大人,大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多年。
后来,我就懂得了,这是古人的一种智慧。
在我国古代,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用天干地支记录历法。天干有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地支则有12个,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属相,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个天干逐个去对应12地支,60年一轮回,这就是一个甲子。呵呵,如地支也有10个的话,还真的不好循环轮回呢!天干10个,地支12个,这也是古人的智慧吧。
“八龙治水,八人三锄”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这才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详细说明一下。古人在最初计算历法的时候,一定是天干第一个对应地支的第一个:甲子,然后分别是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问题来了,10个天干用完了,地支还有2个,怎么办?天干再从头来吧!于是,天干中的甲对应剩下的戌,即甲戌,乙对应亥,即乙亥。然后再开始循环,丙子、丁丑……这种循环周期正好60年,也就是一个甲子。
这种计算办法除了用于纪年,还能用于月份、天数、时辰呢!
“八龙治水,八人三锄”这样的说法,就来源于用天干地支的方法记录不同的天数。
按照古人历法规定,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二,正好完成12个地支的对应。
比如: 根据老黄历(万年历)可以看出, 2022年的正月初一是乙酉日,正月初二是丙戌日,正月初三是丁亥日,正月初四是戊子日,正月初五是己丑日,正月初六是庚寅日,正月初七是辛卯日,正月初八是壬辰日,正月初九是癸巳日,正月初十是甲午日,正月十一是乙未日,正月十二是丙申日。12个地支一轮回结束。
八龙治水是怎么算出来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代表龙的辰出现在正月初八,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八龙治水。代表牛的丑出现在正月初五,意思就是五牛耕田。
八人三锄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代表人的壬出现在正月初八,意思是三人代表锄头的丁出现在正月初三,意思是三锄。
在民间认为,龙是负责降水的神物,但是龙也有懒惰的弱点,龙多了旱,龙多了,都在看着彼此呢,你看我,我看你。龙少了呢?反正也没有攀比,是自己的活就干呗,于是勤于降水,就会出现洪涝。
2021年的大门正缓缓关上,2022年的帷幕正在不远处徐徐拉开!即将到来的2022年,按老人的说法,将是“八龙治水,八人三锄”,也就是说,与2021年的“二龙”相比,“八龙”的2022年会是一个干旱年。
几龙治水的说法,是根据农历新年的第一个良辰吉日是初几来说的。2021年的第一个吉日是初二,而2022年的第一个良辰吉日是初八,因此,2022年是“八龙”。
2022年有“八龙”,好不好呢?按老人的意思,并不好,预示着会干旱!为什么呢?
也许你还记得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有水吃。古人认为,龙多了,一个看一个,谁也懒得去降雨,因此,将会都都干旱。老话说,“龙多靠,龙少涝,五龙六龙风调雨顺”。
有了第一句“八龙治水”预示干旱的说法,下一句“八人三锄”就很好理解啦!它的意思是说,八个人去地里锄草,但由于天气太干旱,连草都长不起来,只需要三个人锄草就可以了,另外五人可以在一边休息。
当然,老话这样说,并不一定有科学依据,更何况,现在 科技 那么发达,连气象预报也有不准确的时候呢!所以,2022年,我们还是满怀憧憬,期待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以前妈妈总说老话讲龙多涝龙少靠,妈妈解释说龙多了就都争这下雨,争着表现,所以八龙之水,是说来年雨水会多的,龙少了就互相偷懒,不愿意下午,天气就会雨水少,这个也是老人们的传说吧,还是希望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民间常说:
天龙治水望丰年,神牛下界好耕田;
人少饼多吃喝厚,得辛金重有余钱。
2022年为壬寅年。 就观春节为何日,观丙日即为哪一天,丙为天干上方数,数着几天为几人分饼。再观丑日是哪天,丑日本来是地支,数来那天算哪天。本来地支十二个数,决不能起过春天十三天。
2022年正月初一为乙酉,初二丙戍为分饼日(两人分饼)。初五己丑为牛日(丑为牛),正月初八是壬辰日,正月初三是丁亥日,所以就是“八人三锄”。这才是农民关心新年端。
八龙治水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龙是和降水联系在一起的。以往农村建的龙王庙,就是农民用来求雨和祈福的场所,农村流传的说法叫做“龙多了靠,龙少了涝”“龙多了不下雨”,一般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五龙治水,一整年都会风调雨顺。
八人三锄: 也就是三个人拿锄头锄地,还有五个人在休息,代表着杂草比较少,杂草比较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天气干旱,杂草长不起来。另一种就是庄稼长势好,压住了杂草。是根据锄地的次数来判断雨水的多少。
五牛耕田: 牛是农民用来耕田的主力,而第一个丁丑日越靠后,用来耕地的牛的数量就越多,这也土地耕起来比较费劲,2021年是十一牛耕地,农民都说今年全国的旱涝灾害比较严重,尤其是涝灾。明年是五牛耕田,按照这个方法推算,明年的地可能会比今年好种一些。
二人分饼: 都说民以食为天,农民种地的首要目的还是填饱肚子,往年农村条件还比较落后的时候,粮食的收成就更重要了,要是遇到闹饥荒的年代,一个人的口粮不得不分给好几个人吃,几人分饼的说法也就由此而来,按照这个说法,明年一张饼有二人分着吃,说明庄稼的收成可能比今年好。
因为2022年是八龙治水,五牛耕田,二人分饼,如果这种预测年景的方法准确的话,明年的收成谈不上多好,但也不会太差。
八龙治水是指当年正月第一个辰日(辰为龙)在第八日,如果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龙治水,初六就叫六龙治水,据说龙数越多雨量越少,龙数越少雨量越多,民间自古有龙多不下雨的谚语。
不太清楚,只知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种东西,不能不信,但也不能全信。即使现在 科技 手段在强大,这些也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尊重,学习。
今年的冬季已经过去一大半了,虎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明年是壬寅年,那么明年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吗?老人说:明年是“八龙治水,八人三锄”,是啥意思?有什么预兆
龙到底是怎么来的?
龙的形象来源于人们对天象的崇拜,也就是对青龙七宿的崇拜。随着地球的公转,青龙七宿的位置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为准。因为北斗星的斗柄永远指向青龙七宿的位置。
春季时,斗柄指东,青龙七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夏季时,斗柄指南,青龙七宿位于南天正中;秋季时,斗柄指西,青龙七宿从西方地平线落下;冬季时,斗柄指北,青龙七宿处于地平线以下。所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就是青龙七宿的位置,“腊月龙海底游”,就是因为龙在地平线以下。
当青龙七宿从东方地平线升起之时,就是降雨逐渐增多的时候,当青龙七宿位于南天正中之时,就是一年中雨季最多的时候,秋季之后,随着青龙七宿的下沉,降雨天气也就越来越少了,冬季青龙七宿位于地平线以下,所以冬季就很少下雨和打雷。
正因为青龙七宿的位置与降雨相互对应,于是古人就认为青龙七宿掌管着降雨。在农耕 社会 ,雨水决定着庄稼的收成,庄稼的收成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而龙又掌管着下雨,所以龙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龙就成为很多部落的图腾。
后来随着部落之间的征战与吞并,图腾的不断合并,龙的形象就越来越完善了,最终就成了现在的模样。为了给这种想象出来的动物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人们也是煞费苦心。因为龙与降雨有关,而降雨之前总是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于是人们就用打雷的声音来称呼这种动物,“隆”就成了龙的发音。
正因为龙掌管着降雨,雨水直接决定着庄稼的收成,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龙就成了华夏民族的图腾。古代的帝王也喜欢自称“龙”,就是寓意着自己掌管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什么是“八龙治水”?
正因为雨水对庄稼的收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龙又掌管着行云布雨,所以人们就根据新年的第一个龙日来判断当年的雨水多寡。也就是说农历的新年之后,第一个龙日出现在初几,就是几龙治水。龙对应的生肖为辰,所以新年的第一个辰日就是龙日。
明年是壬寅年,正月初八是壬辰日,所以就是“八龙治水”。俗话说:“人多乱,龙多旱”,这就好比“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一个道理,所以“八龙治水”代表着龙很多,也就意味着明年雨水较少。
指的是青龙七宿升起之后,降雨比较少,也就是说明年的夏季雨水较少。其实冬至的谚语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冬至雨,新年晴;冬至晴,新年雨”等。
所以“八龙治水”代表着明年的夏季雨水较少,也就是青龙七宿升起之后。比如今年辛丑年是“二龙治水”,二龙分管南北,分工明确,所以今年夏季降雨就比较多,而且多地还出现了大水,但是明年“八龙治水”就不容易出现这种大水了。
什么是“八人三锄”?
这句话同样是根据新年的前十二天来判断一年的干旱程度,新年的第一个壬日出现在初几,就是几人,以丁日代表锄头。明年正月初八是壬辰日,正月初三是丁亥日,所以就是“八人三锄”,是根据锄地的次数来判断雨水的多少。
“八人三锄”也就是三个人拿锄头锄地,还有五个人在休息,代表着杂草比较少,杂草比较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天气干旱,杂草长不起来。另一种就是庄稼长势好,压住了杂草。
春季是播种的季节,也就是要深翻土地的时候,所以播种的时候不需要锄地,因为播种都要耕地。等到庄稼长出来之后,如果杂草比较多才需要锄地。北方的冬小麦收割之后,就开始种一些秋收的庄稼,而“秋庄稼”是最需要锄地的。
正如诗中描述的一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也就是说锄地的时候就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也就是夏季。那么“八人三锄”代表着杂草很少,也就意味着明年夏季的雨水较少,与“八龙治水”一样,都代表着明年夏季雨水较少。
当然这只是古人留下来的一种判断雨水的方法而已,有没有道理就不好说了。
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很多人家在小年的时候都要请一张灶王爷像,贴在灶房里。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长辈们会端详灶王像,自言自语: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几姑看蚕等等,预测来年的雨水和收成。我感到很好奇,大人们怎么看出是几龙治水的?后来上了学,认识了字,才知道灶王像上面都写着答案呢!
我还是很奇怪啊,印刷灶王像的人又是如何知道几龙治水的呢?问大人,大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多年。
后来,我就懂得了,这是古人的一种智慧。
在我国古代,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用天干地支记录历法。天干有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i);地支则有12个,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属相,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个天干逐个去对应12地支,60年一轮回,这就是一个甲子。呵呵,如地支也有10个的话,还真的不好循环轮回呢!天干10个,地支12个,这也是古人的智慧吧。
“八龙治水,八人三锄”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这才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详细说明一下。古人在最初计算历法的时候,一定是天干第一个对应地支的第一个:甲子,然后分别是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问题来了,10个天干用完了,地支还有2个,怎么办?天干再从头来吧!于是,天干中的甲对应剩下的戌,即甲戌,乙对应亥,即乙亥。然后再开始循环,丙子、丁丑……这种循环周期正好60年,也就是一个甲子。
这种计算办法除了用于纪年,还能用于月份、天数、时辰呢!
“八龙治水,八人三锄”这样的说法,就来源于用天干地支的方法记录不同的天数。
按照古人历法规定,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二,正好完成12个地支的对应。
比如:根据老皇历(万年历)可以看出,2022年的正月初一是乙酉日,正月初二是丙戌日,正月初三是丁亥日,正月初四是戊子日,正月初五是己丑日,正月初六是庚寅日,正月初七是辛卯日,正月初八是壬辰日,正月初九是癸巳日,正月初十是甲午日,正月十一是乙未日,正月十二是丙申日。12个地支一轮回结束。
八龙治水是怎么算出来的?
从上面可以看出,代表龙的辰出现在正月初八,按照民间的说法就是八龙治水。代表牛的丑出现在正月初五,意思就是五牛耕田。
八人三锄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代表人的壬出现在正月初八,意思是三人代表锄头的丁出现在正月初三,意思是三锄。
在民间认为,龙是负责降水的神物,但是龙也有懒惰的弱点,龙多了旱,龙多了,都在看着彼此呢,你看我,我看你。龙少了呢?反正也没有攀比,是自己的活就干呗,于是勤于降水,就会出现洪涝。
黄山自驾游攻略黄山自驾游攻略一日游
河北的地理位置特殊,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其间分布有盆地和谷地,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平原。海岸线长487 公里。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坝上高原属内蒙古高原一部分,平均海拔1200-1500米,占全省总面积 的8.5%;燕山和太行山地,其中包括丘陵和盆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海拔多在50米以下,占全省总面积的43.4%。
另外一个特点,河北省环抱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地理位置整体偏南,因此您提到的老百姓看完石家庄的天气,就说明天天气怎样是存在很大误区的。
其实你要是在廊坊、承德、还有唐山这些地方,很多人对省会石家庄的概念的很轻的,因为这些地方离天津北京的位置很近,他们进城办事、购物、孩子上学、去城市看病,首先考虑的都是天津、北京很少考虑石家庄。因此,由于这些特殊性,老百姓在收看天气预报要理性,而且可遵循以下原则:
1、地域贴近性。如:河北廊坊市收看天气预报就可以以北京的预报为准。沧州、唐山就可以以天津的预报为准。保定市区以南的县市,可以以石家庄为准。如:石家庄、邯郸、邢台、衡水。
2、局地特殊性。如:承德、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和张家口这两个城市位于河北北部,地处燕山腹地,多山。张家口坝上地区属于蒙古高原,因此这些地区局地温度较低,也存在一些特殊性。秦皇岛地处渤海湾,秦皇岛北部青龙县属燕山山脉、属典型的面朝大海,背朝山的特殊气候。因此这三个城市的老百姓,应该以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为准。及时收听当地媒体的天气预报。
1、杭州到黄山旅游攻略2、黄山两日自助游攻略3、安徽自驾游旅游线路全攻略4、杭州去黄山自驾游攻略5、金秋安徽黄山自驾游最全旅游攻略推荐,黄山自驾游什么季节/景点游玩最合适?杭州到黄山旅游攻略
杭州到黄山旅游一般安排三天,建议自助游比较好。黄山脚下周边景点安排半天,黄山景区安排两天,山上住一个晚上。
具体行程安排:
第一天,自驾车到黄山风景区,中午左右到达黄山脚下汤口镇,入住汤口游豆腐客栈,下午游览翡翠谷、漂流或宏村等;
第二天,早起6点从客栈边上的换乘中心乘坐景区巴士至黄山后山云谷寺开始登山。傍晚可去光明顶或鳌鱼峰看日落;
第三天,早起至光明顶看日出,乘坐景区巴士至汤口回游豆腐客栈取行李,下午自驾车回杭州。
游黄山注意事项:
1、关注黄山天气预报,百度可以查看一周预报。百度黄山风景区天气预报。
2、必备物品准备:件、学生证、双肩背包、手套、防晒霜、手电筒、手机、相机、充电器、一次性雨衣等。
3、黄山山顶住宿紧张,看过预报后提前联系预定山顶住宿。
更多关于杭州到黄山旅游攻略,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黄山两日自助游攻略
想要去黄山旅游的朋友请注意啦,下面是我给大家介绍的黄山两日自助游攻略,供大家阅读参考。
黄山游玩景色推荐:
1、冬雪:雪是冬天永恒的主题,黄山全年平均积雪约50天,平均初积雪日期是11月29日,终雪则在次年的3月28日。当北方冷空气南下侵入黄山时,便朔风号长空,大雪铺山峦,漫山遍野,流花飞琼,群峰披玉,万树镏金,瑰丽无比。让你置身于一个纯白的童话世界。
2、雾凇:雾凇是黄山冬季的著名景色,每逢严寒隆冬,满山玉树银花,他非雪非霜,而又比雪奇,比霜美。在灿烂的阳光中,晶莹闪烁,蔚为奇观。这就是雾凇奇景。当气温下降到零下,有雾或毛毛雨时,树木、石块等物体表面会冻结在物体表面而形成透明的冻结物,这种现象称为“雾凇”。
3、云海:冬天是看云海的最佳季节,这期间大气中低层的气温低,层积云的凝结高度低(约在800~1200米之间,冷空气活动频繁。过程性天气活动明显,在雨雪天气后,常出现大面积的好云海,尤其是壮观的云海日出。
4、日出:黄山每年有200多天都在云雾之中,很多朋友也因天公不作美而错过了日出胜景,冬天由于雨水较少,云层比较低,所以看到日出的几率要大大多于其他季节。
注意事项
雪后台阶上有冰雪,建议带钉鞋上山,山下汤口各酒店都有销售大约10-15元一副。
山上饮食、商品价格巨贵,约为山下5-8倍:快餐40-60元、矿泉水8-10元/瓶,建议山下购买足够食品:方便面、方面米饭、饼干、巧克力等。
气温和衣着:黄山冬季气温最低到零下10度以下,需要毛裤、抓绒裤、抓绒衣、厚毛衣,最好有羽绒衣,不行的话,山上的`标准间(贵都免费提供羽绒衣、棉大衣,住便宜的的可以租;最好穿排汗内衣,没有的话要准备内衣换;防风帽子、手套也是必须的,手杖上山有帮助。一般来说,白天爬山的时候不会冷,停下来就冷,要注意保暖。
自驾旅游线路
武汉到黄山
武汉-黄石-黄石长江大桥-溪水-小池口-九江(九江长江大桥-九景高速-景德镇-黄山市祁门县-休宁县-黄山市区
深圳到黄山
深圳-河源-205国道-江西定南-江西赣州-吉安-南昌-九江-景德镇-黄山深圳到黄山。
苏州来黄山
乍嘉苏高速-嘉兴转上沪杭高速-杭州后依指示牌到杭州绕城高速-“留下”出口出来往临安方向-昌化上杭徽高速-直达黄山市。
温州来黄山
甬台温高速-甬杭高速-杭州绕城高速-留下出口-(省道—临安-昌化-杭徽高速-黄山市。
广州到黄山
广州-韶关-曲江下高速-赣州-南康-南昌-景德镇-经公桥-祁门-休宁-黄山。
黄山住宿
来黄山旅游一般在下面三个地方入住。
一、屯溪
屯溪区是黄山市所在地,距离黄山风景区60多公里。这里高中低档宾馆旅店俱全,尤其星级酒店众多。设施比汤口或山上都要好得多,而价格相对比较低,多数都在200多元,淡季还能拿到很大的折扣。对住宿条件比较在意的朋友可以选择住在屯溪。
二、汤口
在汤口镇(黄山脚下的酒店价钱多在200-400元之间。
小提示:也有较多当地人开设的经济型酒店,环境不错,且价格较为合理。
三、黄山山上
山上宾馆不多。价格也比山下高很多,标间在700元左右,淡季会稍便宜点。每到旺季常常出现满房的情况,必须提前预订,否则只好租大衣和睡袋打地铺了。山上的宾馆一般都集中在北海、狮子峰、光明顶、玉屏楼等附近。
露营须知:
如果要露营可在北海宾馆门口,另外在天海地势较为开阔处也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在黄山防火期,大多数地方是禁止露营的;露营还是在夏天进行比较好,冬天非常冷。
住宿建议
如果你安排3天以上时间游览黄山,基本不受时间因素的限制,你只需考虑如何住得更为舒适和经济。如果你需要在渔梁、歙县古城游览一天以上的时间,建议你选择一天住在歙县县城,以免来回乘车之苦。
安徽自驾游旅游线路全攻略
安徽自驾游旅游线路全攻略:
1、皖南川藏线自驾路线:
皖南川藏线又称“江南天路,位于皖南318”。行程约120公里。自驾路线:青龙乡—储家滩—方塘乡—板桥村—桃岭—苏红村—汀溪乡—爱民乡—蔡村镇。
2、最美大别山自驾路线:
自驾路线:合肥-滨湖公园--三河古镇--万佛湖--白马尖大别山珠峰--佛子岭--铜锣寨--天堂寨--天悦湾温泉--天柱山--华亭湖--安庆。
3、安徽世遗之路自驾路线:
自驾路线:合肥--巢湖--大通古镇--九华山风景区--太平湖风景区--黄山风景区--宏村--西递--屯溪老街。
4、黄山S218自驾路线:
自驾路线:太平湖风景区,途径芙蓉谷,西海大峡谷,奇瑞途居露营地,五溪山大峡谷,卢村木雕楼,塔川,宏村,奇墅湖,南屏古村。行程约438公里。
5、皖北历史文化自驾路线:
经典皖北历史文化主题自驾路线。自驾路线:合肥--三十岗--淮南--焦岗湖--明清苑--花戏楼--临涣古城--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张公山--花鼓楼--蚌埠。
6、皖江风景道自驾路线:
自驾路线:黄山市--黄山风景区--太平湖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大通古镇--马仁奇峰--芜湖--鸠兹古镇--大青山--马鞍山。
7、皖浙1号线自驾路线:
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全程约378公里,是“名城-名山-名江-名湖-名村”国际黄金旅游线的重要旅游廊道。自驾路线:黄山市--黎阳老街--花山迷窟--黄山风景区--徽州古城--新安江山水画廊--淳安--千岛湖景区--汾口镇--徽州大峡谷--黄山市。
杭州去黄山自驾游攻略
驾车路线:全程约214.0公里
起点:杭州市
1.杭州市内驾车方案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湖墅南路行驶70米,右转进入环城北路
2沿环城北路行驶80米,过左侧的省农机大楼约170米后,稍向左转进入天目山路
3沿天目山路行驶11.0公里,稍向右转进入天目山西路
4沿天目山西路行驶1.6公里,朝G56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530米,直行进入杭瑞高速
3.沿杭瑞高速行驶195.5公里,在市区3出口,稍向左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370米,直行进入柏山路
5.黄山市内驾车方案
1沿柏山路行驶720米,朝黄山经济开发区/黄山碧桂园/凤凰酒店/黄山醉温泉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徽州大道
2沿徽州大道行驶900米,左转进入前园南路
3沿前园南路行驶590米,右转进入滨江东路
4沿滨江东路行驶120米,过右侧的中易大厦约100米后,左转进入滨江东路
5沿滨江东路行驶830米,过人行观光索桥,左转进入天都大道
6沿天都大道行驶470米,调头进入天都大道
7沿天都大道行驶270米,右转
8行驶60米,右转
9行驶160米,左前方转弯
10行驶90米,左前方转弯
11行驶80米,左前方转弯
12行驶160米,右转
13行驶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黄山市
金秋安徽黄山自驾游最全旅游攻略推荐,黄山自驾游什么季节/景点游玩最合适?
1、黄山自驾游玩几天为宜2、黄山自驾游游玩季节3、全程登山大概时间?4、雨天黄山景色如何?5、山脚有哪些景点值得去?6、黄山什么地方最美?黄山雄距于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面积有9800平方公里。黄山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奇异风名冠于世。1982年黄山被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黄山自驾游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1、黄山自驾游玩几天为宜
答:黄山的精华部分有154平方公里,可游玩的地方主要是北海景区、西海景区、光明顶景区、天海景区和玉屏楼景区,游玩单个黄山一般有2天的时间就够了,如加上周边景点,比如宏村、翡翠谷、九龙瀑等有个3天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2、黄山自驾游游玩季节
答:黄山一年四季去都好。按照人们的旅游习惯,都喜欢把旅游放在夏秋两季,黄山也是这两个季节的时候人最多。其实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却是在冬春两季出现的概率最高,夏秋两季出现的概率比较少。黄山的冬天雪景也是非常美丽壮观的,被称为黄山第五绝。去黄山去一次是不够的,所以有机会的话,还是一年四季都去一次吧!
3、全程登山大概时间?
答:从前山慈光阁大门一路爬到玉屏楼总的路程是6公里,一般人爬三个半小时!从后山云谷寺大门爬到白鹅岭的路程是6.5公里,一般人爬三个小时。
4、雨天黄山景色如何?
答:好景色需要你的运气,雨后不是最美的就是最坏的,运气好的,能看见大片大片的云海还有佛光,运气差的,漫天迷雾,白来黄山!
5、山脚有哪些景点值得去?
答:黄山山脚下游玩的景点很多,相对比较值得去的有;黟县的宏村、卢村(木雕楼、歙县的呈坎、棠樾牌坊群、山脚的翡翠谷、九龙瀑;还有秋天去塔川竹海不错。
6、黄山什么地方最美?
答:黄山处处皆胜景,但最险峻的是天都峰,最奇秀幽静的在西海大峡谷,所以想体验黄山的险峻的一定要去爬爬天都峰,想感受黄山的秀丽和幽静的一定要去走走西海大峡谷。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15338.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