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在哪里地图 壶口瀑布在哪里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处。
黄河巨流一路奔腾,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曲折南流,到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一带,被两岸苍山挟持,约束在狭窄的石谷中。滔滔黄河,到此由300米宽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跌落深槽,形成落差达50米的壶口大瀑布。
要说壶口瀑布的宽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们惊讶的是其流量却相当可观。在冬季枯水期,秒流量最少时仅150至300立方米,这时河面冰封,细流涓涓,给人以俊美之感;四月初,一旦冰河解冻,秒流量骤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时达8000立方米,这时,巨流夹着大量冰块冲击而下,如狮吼虎啸,震天动地;到夏季,秒流量增至1000至2000立方米之间,这时,由于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样直射苍穹,刹那间,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细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蒙的白雾,偶又显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万壑之水汇聚,河水流量剧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连成一片,这时洪波怒号,激湍翻腾,声如奔雷,景象极为壮观。
古时这里有“旱地行舟”、“飞鸟难渡关”之说。原来,过去来往的船只,每逢行到壶口,人们都得在岸畔拉纤绕行;至于迎风展翅的飞鸟,因为瀑布呼啸四震,云烟迷漫,惊吓得也不感飘然而过。由此可见瀑布之惊险、磅礴。在壶口黄河水跌落得地方,也即壶嘴得正当中,有一块油光闪亮得奇石,人称“龟石”,它能随着水位得涨落而起伏,不论水大水小,总是露着那么一点点,这又给壶口瀑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壶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还有一块巨大的奇石,人们称它为“孟门山”。巨石上镌刻着“卧镇狂流”四个大字。说来甚怪,河水至此,就乖乖地分成两路,从巨石两测飞泻而过,然后又合流为一。另外,这里又是人们观赏“孟门夜月”的地方。每当农历月半,夜临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站北南观,水中明月分为两排飞舞而下;立南北望,水里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来。
在壶口瀑布偏北不远的地方,有座人祖山,据说“天下之合”即由此而来。伏羲兄妹成为人类最早的祖先,就是因为在此山“隔沟滚磨”经上帝同意结为夫妻的结果。现人祖山上仍旧保存着伏羲庙遗址,庙内尚有“隔沟滚磨”画像,另外还有两眼泉井,终年不竭。
壶口瀑布的声音令人振奋,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及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骤然被奔泻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杰出的&<&<黄河大合唱&>&>就此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曾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斗。
壶口瀑布在哪里
黄河壶口瀑布属于临汾江河瀑布的著名风景区。
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黄河浪涛激起一团团雾烟云随着水雾的升高,烟云由黄变灰、由灰变蓝,景色奇丽,有水底生烟之说。壶口瀑布不仅有水底冒烟,彩桥通天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说。上游船只到此,必须离水登陆,经人抬或车运绕过壶口(即所谓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续航,千百年来,概莫能变。
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景色也时有所变。壶口的春秋两季,景象也甚为奇特,有气为虹,横浮水上,形成了岸旁无虹挂长雨的景观。春回大地的时候,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黄河冰岸消融,水量适度平稳,主瀑、副瀑连成一片,看主瀑云雾迷蒙,望副瀑万壑千流,观龙槽如巨龙掀浪,称为三月桃花汛;秋季9-11月份雨季刚过去时,河边众多山泉小溪,汇集大量清流,阵阵秋风吹过,常有彩虹出现,叫做壶口秋风。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这两个时期,水大而稳,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主瀑难以接近,但远远望去,烟波浩淼,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壶口的冬日,又是一种奇观:壶口两侧,冰帘垂挂,晶莹剔透,格外诱人,农历小雪,大雪前后,上游漂流下来的大冰块,落入壶口平缓处,冰块相交,冰峰冻结,冰桥天然合成,人履冰桥,如走坦途,人们称为壶口叉桥。在天桥村附近,积冰成桥,冰桥下激流滚滚,涛声大作,人们称之为天桥。
在龙槽两侧的石岸上,有鸟虫的图案,它们都是古代化石。另外石坂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圆形石窝,浅的1尺,深的数米,小的碗口大,大的如瓮口。这些石窝中,红沙土沉底,清水浮面,伸头观望,观者的相貌清晰可见,因而这里的人们把它们称作石窝宝镜。石窝宝镜的形成,漫长的岁月,它是黄河急流不停地冲击石块盘旋磨蚀而成的,因此每个石窝中都有一个圆形石头。每个对镜照面的游人无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而浮想联翩。一方是山石,一方是水流,从荒古以降,彼此之间在这里不间断地较量着,水流撞击山石,山石阻挡水流,这种猛烈的撞击,造就了我们眼前这深切的龙槽。据唐代《无和郡县志》中的记载,壶口距其南西的孟门1000步,约合1600米,今天的壶口已距孟门约有3000米,并且仍以每年平均3-4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这是多么巨大的自然力量,它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无穷无尽,无止无休,这正是我们华夏民族永不低头、顽强不屈性格的写照。
瀑布下方,是连接山西、陕西的六郎窝大侨,瀑布与大桥相映,形成一道诱人景观。
从这里往南不远,是龙门上口孟门。在那里有孟门夜月奇景和大禹治水的镇河石牛。游人先壶口、次孟门、后龙门,来一次黄河三绝一线游,领略大禹治水的遗迹,是非常有趣的。1991年,壶口瀑布被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壶口瀑布景区开发大有可为,景区内景点星罗棋布,有孟门月夜、镇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长城、明清码头、梳妆台、古炮台、克难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壶口瀑布漂流月,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景区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旅游热点。
关于壶口瀑布,民间有众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的,是禹凿孟门。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水流到壶口,因受益门山堵阻,平阳一带常遭严重水灾。尧派鲸治水未成,禹去治水。禹仔细了解了壶口至龙门的地形,决定取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孟门山在龙门之北,治水便从孟门山开始。为了不让洪水淹掉孟门山。禹组织民众从孟门山的两边挖通河床,并在山顶凿镇河石牛。石牛凭着神威指引河水顺河道而行,不准淹掉孟门山,也不许泛滥成灾。几千年来,不论洪水多大,浪头多猛,从来没有淹没过孟门山。
关于禹帽峰,民间传说禹在壶日治水,正值夏日,劳动之余他常在一条小溪旁休息、饮水。有一天,禹和大家劳动了很长时间,又疲倦,又日渴,便到老地方休息。他随手将帽子挂在旁边的山头上。正在饮水时,治水的群众叫他去解决难题,便立即随人到了工地,挂在山头上的帽子就和山峰变成了一体,山头变得和帽子一模一样,上有帽顶,下有帽沿。后来人们便把这座山叫作禹帽峰。
还有一则神龟峰的传说,据说有一只大乌龟,长期潜在黄河水底。它神通广大,可滚动巨石,可犁通河床,故称神龟。
有一天,它在孟门山下的河底翻动巨石,正巧碰上神牛奉禹之命往山上拉运巨石。神牛不知它拉运的那块巨石正是神龟翻动的巨石,惊动了神龟。神龟大叫一声,跳到东岸,翻动河水,显出一道金光,这又惊了神牛。神牛放开巨石,随着一声巨响,一下跳到河的西岸。民众又来上工,只见神龟和神牛都不能动了。后来神龟变成了神龟峰,神牛也遵从禹王旨意变成了镇河石牛。如今两峰隔河相望,站在两峰之上均可望见黄河。
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壶口瀑布在哪里
壶口瀑布位于中国陕西省和山西省的交界处,是黄河上的一处壮丽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的河道上,其位置在陕西省宜川县和山西省吉县的交界处。这里的地形特殊,黄河河道在此处骤然缩窄,形成一个天然的“壶口”,因此得名。
壶口瀑布的上游是黄河的峡谷地带,水流湍急,当水流经壶口时,由于河道突然变窄,水流变得更加汹涌,形成了高度达50米左右的巨大水帘,倾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瀑布两侧的石壁陡峭,河水冲击到岩石上,溅起的水花如雾如霭,阳光下彩虹缭绕,美丽壮观。
壶口瀑布的景色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雨季,河水充沛,瀑布气势磅礴,水声震耳欲聋。在旱季,水流减弱,瀑布变得温顺而宁静,但依然壮观。而在冬季,壶口瀑布则会出现冰封的现象,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除了观赏瀑布美景外,游客还可以在壶口瀑布周边进行一些活动。例如,在陕西一侧的宜川县,游客可以乘坐竹筏或橡皮艇穿越瀑布底部,感受急流勇进的刺激。而在山西一侧的吉县,则有“壶口飞瀑”和“平湖鸣秋”等景点供游客欣赏。
壶口瀑布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也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象征之一。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壶口瀑布是黄河上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这里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黄河壶口瀑布在哪里?
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景,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千米的黄河壶口处。要说壶口瀑布的宽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们惊讶的是它的流量相当可观。在冬季枯水季节,最小时每秒流量仅150~300立方米,这时河面冰封,细流涓涓,给人以俊美之感;4月份,一旦冰河解冻,每秒流量骤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时达8000立方米,这时,巨流夹着大量冰块冲击而下,如狮吼虎啸,震天动地;金秋雨季,千溪万壑之水汇聚,每秒流量达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连成一片,这时洪波怒吼,激湍翻滚,声如奔雷,景象极为壮观。壶口瀑布的声音令人振奋,1938年9月,正当抗日战争极其艰苦,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时候,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他的心情被奔泄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就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就这样诞生了。这首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的组歌,从此响彻大河上下,它不断地鼓舞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浴血奋战。
黄河壶口瀑布的最佳观景点是哪里?
黄河壶口瀑布在陕西省宜川县、山西省吉县。
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南距龙门约65千米,孟门5千米。河西属陕西省宜川县境,河东与山西省吉县相连,是中国一处大型峡谷瀑布景观。
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狭谷谷底宽约400米,由谷底上坡到龙王坡坡高约150米,崖岸很陡,龙王坡以上谷形展宽,谷坡平缓,黄河的横剖面成谷中谷的形态。
在龙王辿以北,河幅宽度和狭谷宽度一致,河水充满狭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水面宽400余米,龙王辿以下,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在大河槽中套了一个小河槽)。小河槽宽30—50米,深约30米。
扩展资料
壶口一带出露的基岩主要是三叠系纸房组。上部为紫红色、紫灰色和灰绿色细砂岩与泥质岩类互层,下部为深层砂岩,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比较坚硬。
泥质岩类以页岩为主,松软破碎,易遭流水浸蚀。在险峻的峡谷中,奔腾的急流在垂直下切时遇到软硬岩石交替的地质条件,其坚硬岩石形成岩槛或造瀑层,软性岩石被侵蚀成陡峭的阶坎,急流飞越阶坎,当具有一定落差时,便形成瀑布。当然软硬相间的岩石层只是瀑布有形成的有利地层条件。
有利的构造条件对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壶口到孟门一带,基岩的产状近于水平、约以3—5度的倾角,微向西北缓倾。
另外,秦晋峡谷本身就是断层,节理比较发育的软弱地带,易遭受流水侵蚀切割。因而,黄河流过这里,往往形成河床陡坎,也可以发展成瀑布。
现代构造运动对壶口瀑布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喜马拉雅运动之后,这里地壳运动一直以缓慢的抬升为主,因而水流的下切作用活跃,有助于瀑布的形成和发展。
百度百科-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
壶口瀑布在哪里哪个省哪个县
黄河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最大的**瀑布之一。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和山西省吉县之间,是黄河上游的一处壮观景观。想要观赏到最佳的壶口瀑布观景点,建议前往以下几个位置:
壶口瀑布风景区:这里是观赏壶口瀑布的最佳地点之一,可以近距离观赏瀑布的雄伟气势。同时,这里还有许多游览设施和景点,如壶口古镇、黄龙洞等,可以一并游览。
山西吉县:从吉县出发,可以乘坐游船观赏壶口瀑布。在游船上,游客可以欣赏到瀑布上下游的景色,还可以听到壶口瀑布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陕西宜川县:宜川县是壶口瀑布的所在地,也是观赏瀑布的最佳地点之一。在这里,游客可以漫步在黄河岸边,欣赏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同时,这里还有许多温泉和度村,可以在观赏瀑布之余享受放松的时光。
总之,想要观赏到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可以选择以上三个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游览。无论选择哪个位置,都可以感受到壶口瀑布的雄浑和壮美,留下难忘的旅游体验。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
壶口瀑布它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壶口瀑布名字的由来,是因黄河水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壶口瀑布风景区内有孟门夜月、壶口冰桥、明代码头、同治长城、四铭碑亭、龙门飞渡等著名人文景观。在壶口瀑布下游有一块特别吸引人的巨大奇石,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因此称它为“孟门山”,这里又是人们观赏“孟门夜月”的好地方。壶口瀑布还有著名的水里冒烟、壶口冰桥、壶口涸瘦等奇景,真是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壶口瀑布的神幻莫测。
壶口瀑布特色景点
1、山飞海立
山飞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2、晴空洒雨
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濛濛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烟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而,在水底冒烟时,岸边观瀑就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
3、旱天惊雷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4、冰峰倒挂
隆冬季节,龙槽冰封,两岸谥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悬崖,彩虹时隐时现,游移其间,七彩与晶莹相映衬,使游人无不叹喟造化之神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壶口瀑布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15881.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