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气2014年3月9日至11日 2014年12月北京天气

左云天气预报(2010-03-09 11:00发布) 日期天气现象气温风向风力9日星期二白天晴高温 -6℃ 西北风 4-5级 夜间晴低温 -17℃ 西北风 4-5级 10日星期三白天晴高温 3℃ 西北风 4-5级 夜间晴低温 -10℃ 西北风 4-5级 11日星期四白天晴高温 10℃ 西风 3-4级 夜间多云低温 -5℃ 西风 4-5级 未来4-7天天气预报(2010-03-08 18:00发布) 仅供参考 12日星期五白天晴高温 1℃ 西北风 3-4级 夜间晴低温 -7℃ 西风 3-4级 13日星期六白天多云高温 7℃ 南风 3-4级 夜间阵雨低温 -4℃ 南风 3-4级 14日星期日白天雨夹雪高温 4℃ 西南风 3-4级 夜间多云低温 -8℃ 西南风 3-4级 15日星期一白天晴高温 0℃ 西北风 3-4级 &</B&>&</TABLE&>&</B&>&</TABLE&>&</B&>&</TABLE&>&</B&>&</TABLE&>&</B&>&</TABLE&>&</B&>&</TABLE&>

2011年3月9日D4527石家庄至邯郸时间

(1)从图中看出,北京市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所以其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2)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在北京召开.这说明了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3)根据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7月份这次暴雨的主要原因是北京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

(4)从图中看出,C项的符号是表示雾霾天气;

(5)北京市出现严重雾霾天气,为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我们应该做到: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使用清洁能源,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6)根据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北京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的主要原因除多大风外,主要还有春季气温升高,降水少,地面干燥等原因.

故答案为:(1)西北高,东南低;(2)政治;(3)北京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4)C;(5)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使用清洁能源,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6)春季气温升高,降水少,地面干燥.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文

火车车次 类型 始发站 出发站 出发时间 目的站 到达时间 终点站 一等 二等 历时

D4527 动车组 北京西 石家庄 18:33 邯郸 19:43 邯郸 一等 61 二等 51 01时12分

石家庄天气预报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北京自然博物馆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文1

 前两天,老师告诉我们3月9日可以去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班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都在底下商量着参观时吃什么、穿什么、带什么……

 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到了3月9日,这天风和日丽,天气晴朗。一大早,同学们就早早的来到了教室。7点40左右我们上了车,坐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车到达了目的地-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一幢米白色的大楼,博物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在博物馆里我们是分小组活动的,我们小组一共有6个人。我们小组首先来到了古生物大厅。在那里我看到了黄河象。我看了黄河象的介绍:黄河象。它身高为4米,体长为8米,象牙长达2米多,好像两把长剑,所以又叫剑齿象。黄河象属于长鼻真象科剑齿象属,是地球上早已绝灭的一种大象。门齿粗大,平行排列,弯曲度校头骨正方形,额面平缓,鼻上有一“八”字形槽状韧带窝。这具黄河象除了尾推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的。

 随后我们又去了探索角,那里真的很有趣。有很多的虫子,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要属大麦虫,它是以大麦为食的。大麦虫在吃食物的时候都是狼吞虎咽,生怕有人和它抢。

 最后我们去了古爬行动物厅,大厅中央展览了各种恐龙化石。有称王称霸的霸王龙,小巧玲珑的恐爪龙,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威风凛凛的永川龙,展翅翱翔的翼龙,还有称霸海洋的鱼龙。其中,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要属马门溪龙,他足足有26米长。我看到的这些动物大部分都灭绝了,我心底不由的感叹一声,多么可爱的动物啊,为什么我们不好好保护它们,让他们生存下来呢?

 一转眼,到了下午集合的时间了。我依依不舍的走出了博物馆的大门。这次博物馆一日游使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让我有很多体会,原来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我们不要继续污染环境了;我们不要再为了一己私欲而捕杀动物;我们不要再伤害任何一个有生命的物种了;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幸福、安稳的生活在地球上,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文2

 在期中,父母带我来到了位于天桥南大街的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在那里,我参观了人类馆、动物馆、生物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动物馆,在动物馆里,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发自内心地感受。

 来到动物馆,我首先进入的就是恐龙陈列厅,刚来到那里时,我被那里的一景一物下了一跳。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恐龙家族里个体最庞大的蜥臀目中的蜥脚类的一员——马门溪龙。这只恐龙成年后长22米以上,重数十吨。生活在距今约一亿三千万年前的晚侏罗世四川盆地一带。它的最重要特征是脖子比任何已知的脊椎动物都要长。接着我又看到了一些各式各样的恐龙,慢慢的,我仿佛回到了几亿年前的恐龙世界。将我要离开这恐龙世界时,我看到了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一些科学家的推算,当我认真地读完这些字时,我的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恐龙灭绝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但是在地质历史的时期,这还不是规模最大的,也不是唯一的一次生物灭绝。生命自产生以来,经历了6次全国范围的大灭绝。每次大灭绝之后都是一次生命大爆发......而科学家们发现,在20世纪最后50年的时间里,地球上失去了几十万个物种。于是正当科学家认真研究地球历史期间的6次大规模生物灭绝的时候,他们惊奇的发现现在地球已经进入第7次生物大灭绝。过去的'6次大规模灭绝都发生在上千年,有的甚至是几百万年的时间,根绝推算现在的灭绝速度要快的多。现代生物灭绝是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人类生命历史中唯一能够引起其他物种大规模灭绝的物种。

 人类活动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

 1、人类对森林过度开发,对土地过度开垦等经济活动造成的其他物种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2、直接过度捕杀野生动物造成物种灭绝。

 3、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给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4、过度增表的人口与其他动物争夺生存造成其他物种的灭绝。

 5、......

 我希望,人类能够不再为了满足自己,而破坏大自然!

 我希望,人类能够不再污染环境,不要给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我希望,人类能够不再伤害每一个小生命,不要在伤害大自然!

 我希望,第7次大灭绝不再发生!

 ......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文3

 暑里,我和妈妈坐火车从天津到了北京,去参观自然博物馆。

 一早我们就坐上了天津到北京的“和谐号”动车,车速特别特别快,时速有三百三十多公里呢,天津到北京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到了。妈妈说以前需要坐两三个小时的火车呢,现在的火车变得特别快了。

 首先我们来到自然博物馆旁边的“冰封万年猛犸象馆”。一进门我们就看到了巨大的猛犸象复原模型,它全身棕色,并且毛茸茸的,覆盖着一层长毛。猛犸象很高,足足有两个人高。猛犸象有一对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牙。因为它生活在第四纪的冰河世纪,那个时候特别冷,这对长牙可以帮助它刨开冰雪寻找食物,身上的长毛帮它抵御寒冷。猛犸象的鼻子和一般大象的鼻子不太一样,它的鼻子上也有毛。而且它背后有一个驼峰,可以帮助它储存营养,在找不到东西吃的时候,像骆驼一样的驼峰会释放营养,帮助它度过饥饿。

 我们来到了自然博物馆,里面有古哺乳动物厅、爬行动物厅,还有水族厅、昆虫世界等等。我们去古哺乳动物厅听了讲解,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了马的进化。最开始的马叫原始马,一只脚上有三个蹄,跑的并不快。由于丛林减少,草原增多,就进化成了草原古马,它的蹄子也产生了变化,一个蹄子增大,成为主蹄,另外两个蹄子缩小成为侧蹄,它跑的比以前更快了。之后又进化成了一种三趾马,主蹄又增大了,侧蹄又变小了,同时马的个头更高大了,跑的更快了,这样可以躲避其他动物的追杀。再后来又就进化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马,也是马家族中跑的最快的成员,同时也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食草类哺乳动物。

 我还给妈妈讲了很多她都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说儒艮就是美人鱼,是一种海牛。这趟旅行学习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以后我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争取比妈妈知道的更多!

2018年三月北京下雪的成因

登录本地信息网上查询平台——石家庄搜索(直接搜索——石家庄搜索即可登录),每天下午4:00——5:00,综合发布权威气象部门播报的未来24小时河北和石家庄天气预报,全面、及时。如3月9日发布3月10日河北及石家庄天气预报——

愉快的周末又到了,不过天气令人扫兴。虽然大部分地区3月10日为晴天,但是北部地区将会受到大风天气影响。石家庄也有4级左右偏北风。

3月10日石家庄天气预报:

天气以多云为主,3月10日傍晚到夜间受冷空气影响,石家庄有4级左右偏北风。

3月9日夜间:多云 偏北风2—3级 最低气温:0℃

3月10日白天:多云间晴 偏南风2—3级转偏北风3—4级 最高气温: 9℃

夜间:多云转晴 偏北风3—4级 最低气温: -2℃

3月11日白天:晴间多云 偏北风3—4级 最高气温: 8℃

夜间:晴间多云 偏北风1—2级 最低气温:-1℃

3月10日河北天气预报:

河北省气象台发布发布大风警报:受蒙古国东移东南下冷空气影响,3月10日早晨开始,石家庄 沧州以北地区有偏北风4到6级,阵风7级;3月10日中午开始,渤海西部中部海面及东部沿海有偏北风6到7级,阵风8级。

具体的天气情况:

9日 夜间到3月10日白天,张家口、承德阴有零星小雪转晴,其他地区多云转晴。

3月10日夜间到11日,全省晴间多云。

12日,全省晴间多云。

求09年3月5日至3月9日北京通州地区天气情况

好的LZ

去年起迄今,大环境为拉尼娜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暖气团不强,冷气团可较长时间控制北方地区(2018过去2个月,要是没搞错北京似乎只下过一次雪,而海上,副热带高压完全减弱消失不见踪影,在这一状态下,气温是很低,然而空气水气不足,无法形成降雪条件.)

这一稳定结构终于在3月9日前后冷槽入海后结束.环流恢复平直,我国逐渐由单一北风转为西南风控制.

LZ可以比较一下3月8日与12日的比较.

西南风送来了来自印度洋和南海的暖湿气流,北上的暖湿气流令北京终于出现了降雪条件.

2007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都有哪些?

天气预报都过期了,我是从我手机短信预报上给你找的,加加分吧

3.5:夜间晴间多云北风四五级转二;白天晴间多云北转南风二,-3~10度

3.6:夜间晴间多云;白天晴转多云,风力二,-2~11度

3.7:夜间多云间晴微风;白天多云转晴北风二,1~14度

3.8:夜间晴间多云北风三四级;白天晴间多云,北转南风二,3~9度

3.9:夜间晴转多云,微风;白天多云转晴,北转南风二,-2~10度

2007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

一、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

简介

2月28日新疆吐鲁番遭遇大风,瞬时最大风力达14级(41.8米/秒),致使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一列旅客列车车窗被飞沙打碎,11节车厢被吹翻,4人死亡,南疆线被迫中断行车。

进程

·2月28日2时05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南疆线珍珠泉至红山渠间42公里+300米处,因大风造成机后9至19位车辆脱轨。

·2月28日上午,铁道部部长立即赶到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组织事故救援工作,并已经派出以副部长胡亚东为首的工作组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

·2月28日10时,新疆南疆铁路被狂风刮翻的5807次旅客列车中最后一名受困伤者已成功获救,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月28日11时30分,南疆铁路恢复运输。

二、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区)

简介

8月18日和19日,第9号台风“圣帕”先后在台湾和福建省惠安县沿海登陆,登陆福建省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其减弱的低压环流一直深入内陆,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受其影响,18-25日,华南东部、江南南部和西部及广西西北部等地累积降水量有100-200毫米,其中福建东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西南部达200-400毫米。福建、湖南、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北7省(区)共1142.3万人受灾,死亡48人,直接经济损失83.2亿元。

各地纪实

广东:尽管台风“圣帕”没有正面袭击广东,但它的环流以及低压槽的影响给广东带来不同程度的暴雨和特大暴雨。其中乐昌更是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

湖南:8月中旬,受台风“圣帕”影响,湖南郴州普降大到暴雨,出现山体滑坡,造成多处交通中断,桥梁、房屋被毁,城区多处被淹,灾情严重。

江西:“圣帕”入境江西,造成其大范围降雨,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16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突破50万。

浙江:浙江省2007年首次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和强台风紧急警报。

台湾:受“圣帕”影响,台铁全天全线停驶,岛内航班全线停飞。

福建:受“圣帕”低压环流影响,8月22日福建省部分地区发生大雨到暴雨,中部沿海的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暴雨。

三、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

简介

淮河流域今年6月19日进入多雨期,至7月26日结束,持续38天; 持续性强降水集中在6月29日至7月26日期间。

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王家坝出现四次洪峰,超警时间累计达26天,先后启用10个行蓄(滞)洪区分洪。

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共有2922万人受灾,死亡3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6.1亿元。其中,安徽省受灾最为严重。

进程

·6月30日至7月4日,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南部普降大到暴雨。国家防总已启动四级响应,并派出淮河防汛工作组抵达安徽省。

·7月4日10时,王家坝水位已涨至27.83米,超过警戒水位(27.50米)0.33米,流量3190立方米每秒。

·7月4日,淮河防汛总指挥部紧急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四级响应。

·7月8日,安徽省发布暴雨警报,预警上升至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

·7月10日12时29分,淮河王家坝闸开启闸门,向蒙洼蓄洪区分洪。

·7月10日15时,淮河王家坝水位回落至29.47米,流量5680立方米每秒。淮河干流王家坝持续多日的高水位开始回落,但仍然没有低于29.3米的保证水位。

·7月10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定紧急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7月11日,安徽省又相继启用了上六坊堤、下六坊堤、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五大行洪区,加大洪水下泄速度。

·7月12日12时,正阳关下游吴家渡水位20.86米,超过警戒水位0.56米;洪泽湖蒋坝水位13.85米,超过警戒水位0.35米。

·7月12日19时,奉安徽省防指命令,淮南市防指正式启用石姚湾行洪区扒堤行洪。这是在安徽省内启用的第七个行蓄洪区,也是淮河防总启用的第八个行蓄洪区。

·7月13日3时,淮河干流水位全线回落,但仍处于高水位状态,超警幅度为2.94至0.71米。

·7月13日,淮河上游及淮南山区再降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

·7月15日16时,淮南市防指执行安徽省防指命令,正式启用洛河洼行洪区行洪。

·7月17日11时,淮河干流第三次洪峰安全通过王家坝。

·7月19日7时30分,姜唐湖蓄(行)洪区退洪闸开闸进洪。开闸时,正阳关水位26.05米。

·7月19日20时,安徽荆山湖行洪区开闸分洪。至此,淮河流域已经启用了10个行蓄洪区。

·7月24日,淮河洪水的最高峰已过,淮河渐入退水期。

四、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

简介

2007年1月1日至11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为11.4℃,比常年同期偏高1.2℃,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也是连续第11年高于常年同期。

北京、天津、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新疆11个省(市、区)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吉林、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西藏8个省(市、区)为次高值。

进程

·2007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4.5℃,比常年同期偏高1.4℃。

·2007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0.7℃,较常年同期偏高3.5℃,全国及19个省(区、市)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2007年4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1.1℃,比常年同期偏高0.9℃。

·2007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0.5℃,比常年同期偏高1.0℃,仅次于2005年,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

·2007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9℃,比常年同期偏高0.5℃。

·2007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5℃,比常年同期偏高1.1℃;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

·2007年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8℃,较常年同期(16.0℃)偏高0.8℃。其中,北京9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2007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0.3℃,较常年同期(9.6℃)偏高0.7℃。其中,青海10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五、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伤亡严重

简介

今年以来,我国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其中,雷击死亡676人,比去年明显偏多。5月23日,重庆大部、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南部出现了雷暴天气,因雷击死亡9人。其中,重庆市开县雷击造成兴业村小学学生7人死亡、43人受伤。

6月22-25日,雷暴、风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江西上饶、南昌、抚州等市,359万人受灾,死亡41人(其中雷击死亡36人);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

各地纪实

·5月23日,重庆市开县兴业村小学23日遭受雷击,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3名小学生受伤。

·6月23日晚开始,江西中北部持续出现强雷电、强降水和大风强对流天气。

·6月23日至26日,江西全省有51个县144个雨量站降雨量超过50毫米。因遭受严重的风雹、雷电灾害,上饶、南昌、景德镇等市受灾严重。

·6月27日,江西强雷电天气还在持续。江西省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中心27日发布雷电**预警信号。

六、罕见暴风雪袭击辽宁、山东

简介

3月2-5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其中辽宁、山东等地出现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强的暴风雪(雨)天气,渤海湾、莱州湾以及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遭受了近38年来最严重的温带风暴潮,威海、烟台、潍坊等地瞬时风力达到13级,海上最高潮位达3.21米。

暴风雪造成辽宁省许多城市交通瘫痪,中小学停课二天,蔬菜价格暴涨,120多万人受灾, 1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9.0亿元;山东省64.1万人受灾, 3人死亡,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9.6亿元。

进程

·3月3日16时至5日6时,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出现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暴雪和特大暴雪天气过程,最大降雪量出现在鞍山市,为78毫米,最大积雪深度有些地方达1米多。

·3月4日凌晨,特大暴风雪袭向辽宁。到下午,沈阳市路面积雪已达一尺厚。

·3月4日至5日,上冻威海市遭遇罕见风暴潮袭击。

·3月4日、5日,特大风暴潮的袭击山东烟台。

·3月5日,沈阳市所有中小学生因暴风雪于停课一天。

·3月6日起沈阳交通逐步恢复正常。

·3月9日,辽宁中东部地区夜间迎来一场新的降水过程。

·3月10日中午,辽宁新一轮降水结束,交通未受过多影响。

七、江南、华南伏旱严重,数百万人饮水困难

简介

7月至8月上旬,江南、华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干旱发展迅猛。

湖南、江西、广东、广西4省(区)因旱共有151.9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绝收面积24.2万公顷,371.9万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49.9亿元。

各地纪实

·7月,广东全省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少七成,8月初,旱情迅速蔓延至韶关、梅州等全省十一个地市,造成三百三十多千公顷土地受旱,约六十一万人饮水发生困难。

·截至7月30日,福州连续31天最高气温超过35℃,创下自1880年福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连续高温最长纪录,成为百年来最热的夏天。

·7月31日,中国中部省份江西正在遭遇五十余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旱情导致该省一百零六万人饮水困难。

·截至7月31日,湖南衡阳旱灾向特大干旱发展,26万人饮水困难。

·8月9日,广西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少雨天气,造成该市一百多万亩农作物受旱,数万人饮水困难,超过二万头的大牲畜饮水困难。

八、强台风“罗莎”给浙江造成严重损失

简介

10月6日,第16号强台风“罗莎”路径异常,在台湾两次登陆后,7日在浙江省苍南县至福建省福鼎市一带沿海第三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有12级(风速33米/秒)。

受其影响,6-9日浙江东部和北部地区以及福建东北部降水量超过200毫米,8日杭州日雨量191.3毫米,舟山233.8毫米,均破历史最大日降水量记录。

“罗莎”影响期间,正值国庆黄金周,它带来的狂风暴雨使沿海部分地区尤其是浙江蒙受较大损失。其中,浙江灾情最为严重,经济损失达89.1亿元。

进程

·10月2日,今年第16号热带风暴KROSA(罗莎)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10月3日凌晨2时,“罗莎”已加强为台风。

·10月5日凌晨2点,16号强台风“罗莎”加强为超强台风。

·10月6日下午3点半前后“罗莎”在台湾省宜兰县登陆,登陆时减弱为强台风,下午4点钟位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

·10月7日下午3点30分左右“罗莎”在浙江苍南和福建福鼎交界处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

·10月7日下午5点钟“罗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中心位于福建省福鼎境内,最大风力有11级,强度逐渐减弱。

·10月8日07时“罗莎”中心位于浙江平阳(北纬27.8度,东经120.5度),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20米/秒),已减弱为热带风暴,正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

·10月8日晚上11点钟“罗莎”停止编号,它对我国大陆影响基本结束。

九、城市暴雨影响严重

简介

夏季,我国城市暴雨灾害频发,重庆、济南、乌鲁木齐、郑州、北京、上海等多城市遭受暴雨袭击,部分地区内涝严重,交通严重受阻,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各地纪实

·7月16-22日,重庆西部出现强降水过程,其中17日沙坪坝降水量达262.8毫米,突破1892年以来日雨量的极值。强降水致使全市742.2万人受灾,死亡55人、失踪7人,直接经济损失29.8亿元。

·7月18日,山东省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济南市区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历史最大值;突发的特大暴雨给济南市造成严重内涝,大部分路段交通瘫痪,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范围的强降水致使山东省有9个市、25个县(市、区)受灾,死亡46人(其中济南死亡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

·7月30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出现大到暴雨,并伴随雷电,北京市气象台30日11时20分、17时两次发出暴雨蓝色、雷电**预警,预警连发乃今夏首次。

·8月2日,特大暴雨光临郑州。7月以来,郑州频繁遭遇大暴雨袭击,天气变化反复无常。

·8月5日下午,上海北部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雷暴雨袭击。

十、南方地区发生1951年来罕见的秋旱

简介

9月21日至11月27日,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其中贵州、湖南、江西区域平均降水量仅为42.7毫米,约为常年同期的四分之一,为1951年以来次少值。长时间少雨,致使江南中部和西部及湖北东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和东部、广东西部等地发生严重干旱,其中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干旱为近50多年来所罕见。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16575.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