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小震不断必有大震

频繁小地震之后不一定会有大地震,而大地震后一定会有频繁小地震。因为地震是地壳内部应力和压力的释放,在频繁小地震之后板块运动的应力和压力得以释放就不一定会产生大地震,而大地震后出现的频繁小地震都是余震。

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所以地震的发生必然和一定的构造环境有关。同时,地震不是孤立发生的,它只是整个构造活动过程中的一个,在这个之前,还会发生其他。如果能确认地震前所发生的,就可以利用它作为前兆来预测地震。

扩展资料:

地震预报按时间尺度可作如下划分:

1、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区的预报。

2、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区域和强度的预报。

3、短期预测是指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测。

4、临震预报是指对10天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测。

根据对地震规律的认识,预测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地震预测的实现是建立在对地震孕育的物理过程及其过程中地壳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状态的变化的认识之上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地震预测

近期频繁发生小地震,是否预示着会有大地震出现?

小地震不等于日后就会有大地震,一般不用担心,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个地方的地震往往是一个震群,小地震会不会引起大地震,要看情况.

近日,四川省宜宾市的筠连县和珙县附近多次发生地震。经中国地震台网查找发现,2016年以来,该地区总共发生地震11次,分别在5月、8月、9月、12月和2017年1月,其中2016年发生地震6次,震级在2.9~3.7级;2017年1月地震5次,震级在2.5~4.3级,其中3级以上4级以下2次,4级以上5级以下2次。

获悉,18日22时35分筠连县乐义乡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该县全县范围内震感强烈,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告,据初步统计,全县共计受损农房拉撕开裂1401户3050间,垮塌1户2间,经济损失1542万元。

1、主震-余震型.这种情况,第一个地震最大,之后发生的一连串余震,都不会超过主震震级(一般至少低一级以上).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也就是通常说的小地震不会引起大地震.

2、前震-主震-余震型.这种情况,小地震之后会有一次大的主震.不过并不常见,历史上的海城地震就是这种类型,因为有足够多的前震,被人们掌握了规律,海城地震被成功预报了出来.

3、双主震型.有两个差不大的主震,新疆曾经发生过这一类的地震.

4、孤立型.只有一次地震,前后均不发生地震.

总之,最常见的主震-余震型,是不用担心小地震后有大地震的.其他情况虽然有,但是只是在很少地区的特殊情况。

不是的,大地震前一般是不会有小地震的,因为小震会逐步释放地下能量,反而不会有大地震的产生。

地震前的一些前兆:

一、微观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二、宏观前兆: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扩展资料

动物异常是震前征兆的普遍现象,由于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敏感程度的差异,所反映的异常状态和特征也不一样。如隆冬季节数百条毒蛇出“洞”或“自寻短见”,成千上万只青蛙携幼搬迁,离开震中数百米等。由于地震宏观前兆的特征突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相对易于发现,因此是在大地震群测群防中最适合普及的方法。?

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21279.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