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口天气预报15天查询 山东龙口天气预报
《看云识天气》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看云识天气》是一个面向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的混合式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实施于2010年10月—2010年11月。当时,正值台风“鲇鱼”引起高度关注之际,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专家的指导下,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柯木塱小学及增城实验小学的4位实验老师抓住契机,积极协作,带领各自班级学生共同探究云(云图)和天气的关系。龙口西小学的三(3)班学生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谷歌地球软件及互联网卫星云图“跟踪”鲇鱼;增城实验小学地处农村,该校五(1)班的孩子坚持用肉眼观测云与天气的关系;柯木塱小学六(2)班的学生则记录电视上的天气预报数据,对比实际天气进行分析、判断。最后,三校实验学生在网络上交流、讨论各自研究所得,协作共促,从而实现有意义的“互联”。
一、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云的分类。初步懂得云和天气的关系。
能力目标:运用看云识天气的知识开展观察活动,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学习科学的方法,收集数据、制作成果报告并进行交流,形成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成果分析、展示活动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观察活动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借助活动增强协作意识,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
信息素养目标:使用笔记本电脑与合作学校学生在“互联创未来”平台开展网络协作学习。能借助office2003、vct等软件整理研究成果。
二、活动过程
(一)确定活动内容
提出问题:三校实验学生登录“互联创未来”平台,阅读《看云识天气》《火烧云》等文章,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
协作互助:学生针对疑惑与问题互相回复,展开讨论,初步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确定内容:师生共同提炼出“看云真的能识天气吗”“怎样看云识天气”等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准备探究。
(二)做好活动准备
1.成立研究小组
分组: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行分组;
分工:小组内部推选组长、记录员、摄像员、资料员等,并确定小组名称、口号、标志。
龙口西小学分组样例──
第一小组:行云流水小组(组长:苏);第二小组:云游四海小组(组长:冯睿);第三小组:闲云野鹤小组(组长:温);第四小组:腾云驾雾小组(组长:陈);第五小组:天高云淡小组(组长:刘)。
2.制定小组活动
(三)认真开展活动
1.观察、探究
(1)龙口西小学学生借助谷跟踪“鲇鱼”(图略)。杨同学在谷上截取“鲇鱼”卫星云图(图略)。小组讨论及访谈专家。
(2)增城实验小学细心地观察、讨论。
(3)柯木塱小学一丝不苟地记录、分析。
2.汇报、交流
(1)龙西小学三(3)班的汇报课: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总结汇报课,一看汇报,二看互动。展示交流中,学生你来我往,学会建议和评价,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才最精彩,最有意义(图略)。
(2)增实验小学学生各抒己见时的大辩论。
(3)不同学校的实验学生在网上分享、互动(图略)。
(4)三校同学探究结果的交流与观点碰撞。
3.制作、评价
1.实验班级各小组根据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学习制作vct作品。
2.开展多元评价活动。
活动反思
在《看云识天气》项目实施中,我班的学生利用互联网、g等开展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跟踪鲇鱼”活动,兴趣浓厚,收获颇多。项目结束后,一些家长和我也感觉从中大受裨益──我们与学生一样都接受了解决劣构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鸢尾花(iris)团队负责人吴向东老师曾说过,劣构问题是教师事先难以预知的,是依靠学生生成与创造的。活动过程中,老师是促进者、支架设计者、鼓动家,而不是“圈套”设计者,“正确”答案引导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者。教师除了是经验丰富者和学生的学习伙伴之外,其实和学生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带领外省老师合作开展《生物入侵》学习项目之初,对方也曾感到很难做,担心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就是劣构问题带给我们的冲击。良构问题可以用好的传授式方法高效解决,但劣构问题只能靠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建构意义。学生未来面对的社会生活多表现为劣构的、不可捉摸的、变化着的现实。
《看云识天气》项目中,学生提出了不少问题。例如,他们迫切想知道台风“鲇鱼”会在哪里登陆,它会来广州搞破坏吗……所有问题之中,最具悬念的当属“‘鲇鱼’会在哪里登陆”,同时,它无疑也是典型的劣构问题,具有“不受课堂学习内容领域的限制,对其解决方法难以预料,很难有统一的答案”等特性。关于“鲇鱼”的登陆点,世界最权威天气机构在网上公布的信息都只是泛泛而谈,而且各有说法。如,2010年10月18日实时预测显示为:欧洲中心数值──&>海南东部沿海、中央气象台──&>琼州海峡一带、日本气象局──&>珠江口一带、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广东西部地区。
初看,“‘鲇鱼’会在哪里登陆”这种劣构问题的求解,简直让人一筹莫展。可是,一旦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事情就变得神奇了。在家长的指导下,很多孩子用g定时观察“鲇鱼”,截取其,并兴奋地将跟踪和观察日记拿到组内分享,各小组成员就“‘鲇鱼’会在哪里登陆”这个热门话题展开有趣的讨论。
学生在观察、截图、分析、交流、讨论时,教师在做什么呢?之前,我是一个如饥似渴的学习者和积极的组织者,虚心地请教各路专家,了解如何下载、使用g;尽可能多地发动家长和孩子在家里用卫星云图或谷歌云图监视“鲇鱼”。其后, 花了大量精力做指导:课堂演示、设计作业指引、班级q群“现场办公”(解答家长们在配合指导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向他们提出更细致的家中指导要求),此外还多次与其他协作教师联系。由于家校沟通顺畅,配合得力,我班三分之二的学生参与了截图、写活动日记。
诚然,气象变化莫测,不是单靠现代工具就能预测得百分之百准确的。即使天气专家通过气象卫星的资料,通过超强计算机来运算,也没有完全算准狡猾的“鲇鱼”的登陆地点。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开展《看云识天气》项目的意义和价值。美国学者did 曾指出,劣构问题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理论为基础。在真实的世界情境中,面对问题,学习者必须尽力寻求解决方法,通过构建问题和形成解决方法作出判断,无疑有助于使学习者投入问题求解的高阶学习。不过,在学生开展劣构问题求解活动之前,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努力完成好组织者、提供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向学生提供完成任务可能需要的必要的。
总之,《看云识天气》项目中,很多同学提出令人倍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展开持续观察、记录、思索、判断、讨论、交流等活动,这些基于劣构问题的求解学习行为是极为宝贵的。另外,一批学生还尝试对观察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得出自我结论,努力用较为科学的语言撰写观察日记。此间所形成的初步科学素养、理性思维轨迹(尤其是高阶思维的火花)和探究能力,又是多么可喜。
烟台的天气
燕京八景又称燕山八景、燕台八景,指北京的八处名胜古迹。
八景之说始于金明昌年间(1190年),但八景之名历来传说不一。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定为居庸叠翠、蓟门烟树、卢沟晓月、玉泉趵突、西山晴雪、琼岛春阴、太液秋风、金台夕照,并有乾隆帝亲笔御题之碑,于是燕京八景更是名满四方……
居庸叠翠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著名的古关城,所在峡谷属于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燕国就曾扼控此口,时称“居庸塞”。汉朝时,居庸关城已颇具规模。南北朝时,关城建筑又与长城连在一起。此后历唐、辽、金、元数朝,居庸峡谷都有关城之称。 关城附近自然风景十分壮美,城关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溪谷中间,两旁群峰起伏,重峦耸叠,山花野草,葱茏郁茂,好似碧波翠浪,形成一幅天然美景,早在金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5年)“居庸叠翠”之名即已列入“燕山八景”。1982年,居庸关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价值,划入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保护区,成为其中重要的景点。 (去居庸关长城看看)
蓟门烟树 相传是古蓟州遗址,又叫蓟丘,俗称土城,是辽城和元城的故址。在德胜门外西北,距城内约4公里。古城墙和古建筑物都已废圮,只有古城门旧址两个土阜还存在。相传当年其树木蓊然,苍苍蔚蔚,晴烟拂空,四时不改,故名“蓟门烟树”。
卢沟晓月 卢沟桥拂晓晨景,斜月低垂,晨霭苍茫,西山诸峰,笼罩轻烟,古桑干河,晓雾蒙蒙,如同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故称“卢沟晓月”,卢沟桥的东头是宛平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即发生于此。
玉泉趵突 又叫玉泉垂虹。玉泉山在万寿山之西,玉泉山之玉泉,是以泉水清澈甘浏得名。因它的泉源旺畅,从雕龙口中喷射出来,很象雪花,故又名“喷雪”。乾隆时,基于趵突是玉泉的特点,故改名“玉泉趵突”。
西山晴雪 在香山半山亭往北,径朝阳洞往上的峰腰中。是原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的“香雾窟”。该处每当冬雪初霁,在重叠的峰峦上,凝聚着银白色的积雪,茫茫无边,闪耀不溶,显得格外奇丽。
琼岛春阴 位于景色别具一格的北海琼华岛东侧。这里建筑不多,但春景秀丽,树木成荫,苍翠欲滴,怪石奇峰透剔嵯峨;碧波环岛,莲叶亭亭,分外有幽静。
太液秋风 太液秋风碑立于南海“水云榭”亭内。太液之名,源于西汉长安的太液池。北京的太液指和北海。中海和南海之间相隔一座石桥名叫“金鳌玉东”桥,桥南东水口方亭即为“水云榭”。这座建在南海水中的凉亭,环境是相当优美的,云光倒映,小亭宛在,好象出水的芙蓉,夏日荷香四溢,可说是人间洞天水国。
金台夕照 金台即黄金台。原指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所建之土台,上面放着千金聘请天下名士。其准确位置已不可考。目前有金台七八处。乾隆时定的黄金台约在今朝外关东店(台已夷为平地,现有金台路)。在清代,这里原是镶白旗满蒙军队的校军场。传说,校场中有个高台,称为金台。每年春分秋分前后,夕阳西下时,由于金台地势较高,还有阳光照到这个地方。这本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有次乾隆皇帝巡行到此,看到了这一景色就动了疑心。据说,他问明这里的地名叫苗家地之后,担心苗姓得天独厚,对朝廷不利,于是下令为“金台夕照”,遂就地立了一座石碑。
2023高速公路免费政策
本人烟台人,深感最近气候较往年更为异常,此问题不是很好估计,最近很热,短袖没问题,没特殊情况,去年9月底寒风瑟瑟,10月基本长袖,本人从小时后在烟台没穿过羽绒服……一般羊毛衫+单衣,去年冬季却有超乎我预料的大雪,天气十分寒冷……所以不得不整上羽绒服
山东高速交警发布2023年春运期间
山东省高速公路出行数据预测分析 春运期间受学生放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过年、以及春节期小客车免费通行等因素影响,高速公路出行将呈现车流量大、高峰值多等特点。山东高速交警结合近4年春运期间车流量数据、交通事故数据、道路拥堵数据,分析并预测2023年春运期间山东省内高速公路通行状况,为广大车主高速出行提供参考。 春运出行提示 1、春运出行时间 2023年春运时间为2023年1月7日(腊月十六)至2023年2月15日(正月廿五),共计40天。其中1月21日(除夕)到1月27日(初六)为春节期。 2、免通行费时间 小客车免费通行高速公路时间为:2023年1月21日0时至1月27日24时,共计7天。 3、危化品运输车辆禁行提示 春节期期间山东省境内所有高速公路全天禁止危化品运输车辆通行,具体禁行时段为2023年1月21日0时至1月28日6时。 车流量分析 春运交通流量分析:据2019年至2022年春运数据显示,我省高速公路总流量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幅度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出行需求增加双重影响下,预计2023年春运期间车流量将明显增长。 春运交通流量规律分析:据2019年-2022年春运期间每日车流量趋势图中显示,从腊月十六至腊月廿八,车流量呈现小幅度平稳上升趋势,腊月廿八当天达到节前春运小高峰;腊月廿九至正月初一车流量明显下降,也是广大车主节前错峰出行的最佳时期;正月初二至初六,春节期走亲访友等中短途出行明显增加,且正月初六当天达到第一个返程高峰。春节期结束后,高速公路车流量逐渐平稳。因节后外出务工、学生开学返校等因素,正月十六前后车流量达到春节后的第二个返程高峰,随后车流量趋于平稳状态。预计2023年春运期间,在腊月廿八、正月初二、正月初六、正月十六依然会出现交通流量高峰。 拥堵易发路况预测 拥堵易发时段预测:根据2019年-2022年数据显示,春运期间上午9-11时、下午14-17时容易发生道路拥堵情况。另外,道路拥堵与天气情况密切相关,在此提醒广大车友出行前一定要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及高速路况信息。 拥堵易发路段预测: G3京台高速 德州段 G15沈海高速 胶南立交至日照立交段 G35济广高速 长清段、东平段 G0321德上高速 聊城南至莘县北段 G18荣乌高速 无棣段 S1济聊高速 聊城西段 S19龙青高速 龙口至招远玲珑段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 事故易发时段分析:据2019至2022年交通事故数据显示,清晨7-8时、上午9-12时、下午14-17时和傍晚18-20时是事故的高发时段。事故高发时段与车流量、道路缓行情况基本一致:车流量增加,易引起拥堵,引发剐蹭等轻微事故。e高速再次提醒广大驾驶人员,遇到车流量大、拥堵路况,加大车距安全驾驶。 事故易发路段预测: G1511日兰高速沂南至竹园立交段 G0321德上高速 聊城南至莘县段 G2京沪高速 蒙阴段 G3京台高速 满庄至曲阜北段、滕州南至枣庄段 G15沈海高速 铁山至大场段 G18荣乌高速 寿光西至东营段 G20青银高速 章丘段 G25长深高速 大高至滨州南段 G35济广高速 长清段、东平段 温馨提示 春运期间,年前回乡、年后返程车流量集中,高速公路运输繁忙,请驾驶人出行前仔细查看车况,登录e高速APP-高速路况,全面了解途经道路情况,不超员载客,不疲劳/酒后驾驶。春运正值冬季,路面易结冰,部分路段早晚可能起雾,请注意行车安全。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5123.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