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气象预报员招聘信息 北京气象预报员
姚学祥,1963年9月出生,籍贯江苏盐城。党员,1983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系理学博士,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北京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兼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北京减灾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主持北京市气象局全面工作,分管人事、减灾协会工作。
邓北胜,1962年10月出生,籍贯山东省平度市,1986年加入中国***,年7月南京气象学院气象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年8月参加工作,副教授。
现任北京市气象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分管行政、财务、后勤保障、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王迎春,1961年2月出生,籍贯吉林省海龙县,1987年加入中国***,1982年7月,南京大学气象学天气动力专业大学本科毕业,1982年8月参加工作,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北京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任北京城市气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分管科研、政策法规、科技服务、气象学会,协助管理业务、区域协调工作。
曲晓波,1962年出生,籍贯吉林省公主岭市,党员, 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6月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北京市气象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分管业务(含应急减灾、观测预报和区域协调)和服务、现代化建设工作。
冯继超,1958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省南通市,15年8月参加工作,年加入中国***,19年12月中央党校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工程师。
现任北京市气象局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分管纪检、监察审计,协助管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杨宝忠,1952年6月出生,籍贯天津市,1969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18年1月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大学普通班毕业,工程师。
现任北京市气象局巡视员,负责协助“十二五”规划和台站综合改造。
王玉彬,1952年9月出生,籍贯辽宁省丹东市,1969年5月参加工作,14年加入中国***,15年3月内蒙古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大学普通班毕业,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北京市气象局副巡视员,兼北京减灾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协助管理减灾协会、现代化建设工作。现挂职任上海市气象局党组成员、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
央视天气预报女主持人有哪些
中央电视台台长是什么级别?
中央电视台是国家广电总局的下属事业单位
广电总局是正部级单位,中央电视台是副部级单位.
副部级和副省级是平级的.而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一般是副省级,调任攻央电视台台长从职别上来看是平级调动.但是从中国官场的传统来看,京官的地位和声望一般比地方官要高一些.因此我认为从省委宣传部长调任中央电视台台长实际上相当于升了半级哈
中国气象局局长是什么级别?
副省部(级)。
中国气象局(英语: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缩写为CM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院直属的副部级直属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气象工作的 *** 行政管理及气象工作的组织管理。其下属中央气象台则主要负责天气预报、地震预报、海象预报等工作。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是个什么职位
气象首席预报员是一种职称,是预报技术、科研带头人。中央气象局有50多位首席预报员。
中央电视台什么级别
广电总局下属副部级单位。
中央气象台将降水分为几个等级
阵雨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小到中雨 中到大雨 大到暴雨
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是什么级别
中央电视台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直属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是部级单位,中央电视台是副部级单位,其行政首长为副部级。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直属单位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集团公司
·无线电台管理局
·广播电视监测中心
·安全播出调度中心
·信息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监管中心
·广播科学研究院
·广播电视规划院
·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
·**技术质量检测所
·中广电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乐团)
·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
·中国**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资料馆)
·**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数字节目管理中心
·机关服务中心
·培训中心
·广播发展研究中心
·广播人才交流中心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
·北京科学教育**制片厂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
·**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中央传播中心
·信息网络中心
以上直属单位有些是副部级,有些是司局级。
省气象台台长是什么级别
应该是正处级。
央视什么级别
中央电视台为副部级事业单位,台长属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部级官员。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什么级别 年薪50万
级别不重要~关键是背景~
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不准啊?
1、杨丹
杨丹,13年11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1991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95年毕业。
1995年,加入华风集团,担任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2、夏雯
夏雯,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是CCTV-13《朝闻天下》天气预报主持人之一。毕业于中华女子学院。
在2017年2月7日的《天气预报》亮相。
3、蓝一
蓝一,原名王蓝一,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播。有“美丽新主播”之称号。
清新、亲切而又富于灵动的主持风格,像清晨的一缕阳光,午后的一阵清风,不经意间给人以沁人心脾的邂逅。
中央气象台宋英杰简历
时事对白 天气预报为什么会不准?
朱秦:今天晚上到底会不会下雪,明天是元旦期的最后一天,全家到底能不能一块出去玩,这是今天不少人正在苦恼的一个问题。<p></p>
杨洪:你知道大家为什么苦恼吗?主要是因为大家对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心里还是没有谱。到底准不准呢?<p></p>
朱秦:的确是这样。那么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候会不准,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的记者晓然今天专门访了北京市气象台的专家,我们来听一听她的报道。<p></p>
晓然:听众朋友您好,我是记者晓然,由于天气预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它,这两天正赶上元旦期就更是如此了,昨天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个下雪天气的预报,预报说今天晚上将会有一场雪,而且雪量要比12月31号那天的雪量还要大,并且会一直持续到明天晚上,那么情况到底会怎么样呢?今天早上九点,关于这场雪的有关情况,我访了北京市气象台资深预报员气象专家龚学忠。<p></p>
龚学忠:这场雪前几天就开始报了,从现在看,能否如期而至现在还难说,因为降雪一般要具备这样的条件,一个就是说华北地区要有大范围的偏南气流存在,也就是偏南风,偏南气流形成以后,它容易把南方的一些暖湿空气向华北地区输送,造成本市的湿度比较大,这时候如果再有冷空气南下,造成这种短兵相接,冷暖交汇的局面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降雪天气,可是现在来看,这种形势并不很好,大范围的南风现在看来还没有见到,只是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偏南风,偏南气流总的来说一个是弱,一个是范围小,能否在未来发展,造成本市降雪的把握性不是很大。从我个人来看,这场雪有可能下不了,或者即使下也很小,有可能比上次来的还要弱,这样就和原来估计的那种形势应该说有较大的变化。<p></p>
晓然: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天有不测风云”,预报也是瞬息万变,本来还以为这场雪比较大,听专家这么一说,好像不仅不大,而且还可能不下了呢?如果有人因为要下雪取消了今天晚上或者是明天本来安排好的行程,这下可能就会觉得有点郁闷了。远一点就让人想到了去年8月份有关台风麦莎将光临北京的预报,近的它也让我们想到了前两天,也就是31号的那场雪,本来预告30号晚上北京会下雪,但实际上是31号上午下的雪,气象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雪区的移动比他们预测的要缓慢。那么天气预报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要预报的准确真的就这么难吗?我们来听一听北京市气象台资深预报员气象专家龚学忠的介绍。<p></p>
龚学忠:天气预报一般用两种方法,一个就是天气图的方法。<p></p>
晓然:天气图,是吗?<p></p>
龚学忠:对,天气图的方法,把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填在一张空白的地图上,然后预报人员经过分析。分析等高线啊,等温线啊,看看哪地方有冷空气,哪地方有暖空气,这就构成一种天气形势,再对这个形势来进行分析,来进一步做出预报。还有一种就是数值预报,数值预报就是说把气象观测情况输送到机器里面,根据预报方程,大量的计算,得出气压场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天气是如何发展,这种就是数值预报的方法,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确实对提高预报质量有很大的作用。<p></p>
晓然:咱们北京气象台用的是哪种方法?是气象图的方法,还是数值预报的方法。<p></p>
龚学忠:也是这两种结合起来。<p></p>
晓然:实际上,无论是根据气象图还是根据数值预报,都必须加入预报员的主观判断,因此我们注意到龚学忠在前面给我们介绍这场雪的有关情况的时候,他用了“我个人认为”这个词,正因为天气预报有个人的主观性,因此气象台制定了每天的专家会商制度,使天气预报更加的客观和准确。<p></p>
龚学忠:决定天气变化的因素是很多的,究竟哪一个是决定因素现在很难说。每个预报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判断,由于对天气过程的认知程度存在一些差距,预报就难免有一些分歧意见。如果数值预报每次都对的话,人们自然就会完全相信它了。但数值预报有时报的和实际的差距也很大的,所以这样,它报的可靠性究竟有很大,预报员还要进行一次判断,如果他认为数值预报的形势预报有可能不行,他自己的主观预报的分量就比较大了,这样对预报的结果可能就有不同的认识了。<p></p>
晓然: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气象台每天都要进行专家会商这么一个制度,就是为了结合各个专家的意见,保证预报能够更准确、更客观一些。<p></p>
龚学忠:对,现在的预报基本上都是听完了每个预报人员的意见之后进行综合,一般来说,就是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主,如果领班预报员,他认为把握性比较大,他也可能不按照多数人的意见。<p></p>
晓然:领班预报员的意见是比较重要的。<p></p>
龚学忠:对,他在认真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以后做出判断。<p></p>
晓然:您能不能给我们形容一下专家会商时的气氛,是不是可能观点不一样,大家争论的面红耳赤。<p></p>
龚学忠:的确有这种情况,有时候天气把握性比较大,分歧意见可能很少,但是有时候分歧比较大,争的面红耳赤是常有的事情。<p></p>
晓然:关于这次的下雪,我们专家的意见分歧大不大呢?<p></p>
龚学忠:意见趋于一致,就是这次降雪,即使下,也大不了。和原来就不一样了,前两天对这个分歧还是比较大一点的。<p></p>
晓然:前两天分歧很大?<p></p>
龚学忠:对,当时的数值预报对降雪形势是有利一点的,可是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p></p>
晓然:今天上午11点,关于就要来临的这场雪,为了预报的更准确,北京市气象台的预报员们再次进行了会商,专家会商后得出的最后结论是,这场雪今天晚上不会光临京城,明天上午也只是小雪,并且降雪范围并不会很大,时间也不会很长。<p></p>
朱秦:杨洪你知道有人怎么评价天气预报吗?<p></p>
杨洪:怎么评价?<p></p>
朱秦:有人说,“确切地说,天气预报是有时候不准,公平的说,天气预报有时候也很准”。<p></p>
杨洪:不过确实天气预报是有局限的科学。我们也希望天气预报每天都是准确的,但实际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p></p>
朱秦:对,如果天气预报不准跟我们目前人类所掌握的预报天气的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有关。<p></p>
杨洪:而且记得麦莎的时候,工作人员都是好几个夜晚没有休息,所以我们能够理解气象部门偶然的这些失误,因为刚才我们也说了很多原因,当然我们更希望预报的准确率以后能够越来越高。<p></p>
朱秦:是。<p></p>
宋英杰,男,1965年生,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宋英杰,1965年1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祖籍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气象台从事预报工作。
宋英杰以其专业的背景、知性的形象和自然诙谐的语言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2004年在“我最喜爱的气象主持人”全国性评选中,获得最佳主持人“气象先生”称号。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宋英杰以专家身份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相关策划会。
宋英杰的工作态度
宋英杰说:“我时刻感恩。感恩于当初领导对自己润物无声的提携,感恩于观众对自己的喜爱与包容。”正是这种感恩之心,使得他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录完节目,我喜欢重新审视,不满意时甚至会辱骂自己”,宋英杰说:“我习惯以一种挑剔刁钻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节目。因此,我常常有一种起步感,总是走在路上,不断追求提升的空间。”他说,十几年来,唯一可以告慰这个职业的便是自己从未懈怠过。
“《天气预报》节目培养出一个气象专业出身的主持人很不容易。我必须做好这件事情,对得起自己初始的选择和这项事业曾带给我的荣誉”,他诚恳地说:“我已经把生命历程中最有光彩、最有智慧的时光都献给了这个节目,我希望它能在我的手中变得越来越好,这也是我的使命。”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735.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