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天气早知道的成语有哪些 一周之内的天气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汉字(7分)
jīng què jūnyún jiàn wéifǎn juānxiàn
( )( ) 推( ) ( )( )
zǎi shòuruò shū zàng
( )相( ) ( )菜 ( )礼
2.比一比,组词语(4分)
栽( ) 殊( ) 慕( ) 堆( )
载( ) 株( ) 暮( ) 催( )
3.带点字读音正确的划“√”(4分)
绽放(zhàndìng) 英雄(xíngxióng)
晌午 (xiǎngshǎng) 纤细(xiānqiān)
4.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三顾()() 不()之()
目()口() 纵()交()
5.从下面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在括号里(4分)
秩序 阴谋 缺点 收入 问题 眉头 信心 质量
粉碎( ) 改正( ) 维持( ) 增加( )
解决( ) 提高( ) 皱紧( ) 树立( )
6.查字典题(3分)
“道”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画。“道”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说;②路;③线条;④方向;⑤道理。在词语“霞光万道”中 应取第____种解释,在“能说会道”中应取第____种解释,在“头头是道”中应取第____种解释。
7.在括号里填适当的词,使句子意思更具体。(4分)
(1)( )白云( )浮动着。
(2)( )战士守卫着( )边疆。
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学校交给的植树任务。
(2)动物园里有熊猫、狮子、大象和许多动物。
(3)夏天的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9.根据积累,填一填(9分)
(1)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_______。
(2)《池上》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 ),而且伸向( ),伸的远远的。稠密的树叶(
)。
(4)今天栽下( ),明天长成( ).叫风沙( ),让百鸟(
)。
(5)一身( ),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这就是( )的小燕子。
二、 课内阅读(10分)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 发现)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的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猛烈 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huò( )。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原来,每只蜻蜓翅膀的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chàn zhàn)抖的关键所在。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现在 飞机设计师(吸取 吸收)了这一教xùn( ) 注意研究苍蝇 蚊子 蜜蜂等飞行的特点 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1.本段文字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1分)
2.在文中选择词语、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3.填空:科学家根据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了飞机。由于____________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后来又从_________身上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蜻蜓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这一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还根据什么原理,设计出了什么?请写出一个。(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标点。(2分)
三、 课外阅读(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 8月6日,天气晴朗,我们来到了普陀山。
我们先到了莲花池。只见池水碧绿,清澈见底,水中倒映着葱茏的树木、宏伟的琳工、起伏的峰峦、高大的宝塔,诸景会聚,别有一番诗情画意。此时,正当荷花盛开,在碧绿的荷叶的衬托下,朵朵粉红的荷花亭亭玉立,显得那么娇艳、妩媚。阵阵花香传来,沁人心脾。一阵微风过后,叶摆花动,此起彼伏。我不禁想起了宋代诗人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
接着,我们来到了建在佛顶山山腰的大乘庵。卧佛殿里那尊长达9米的大卧佛真有意思,侧着身,右手枕于头下,左手搭在身上,两脚并着,神态安详,面带笑容。听导游介绍说,这是释迦牟尼临终的睡态。随后,我们来到大海边,那海滩上闪着的点点金光就如同繁星一般。我们在沙滩上奔跑着,嬉戏着,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大海上空回荡
1. 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1分)
2. 写出第二自然段的.段意。(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杨万里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对这句诗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 用“_______”画出描写释迦牟尼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2分)
5. 作者来到了普陀山,先游了___________,在这里见到的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接着游了__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最后写了来到__________的情景。(5分)
6. 摘录文中你喜欢的四字词语。(至少4个)(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7. 给文章加一个结尾。(2分)
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在你成长的日日夜夜里,一定有些日子特别有纪念意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录下其中的一个纪念日,把你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好的一幕奉献给大家吧。
附加题(20分)
下面20条成语都缺少一个字,请你把它填出来,再把所有的字竖向连起来读一读,连成诗句。(10分)
___世闻名 ____相呼应 ____发苍苍 ___口成章
___重脚轻 ____难而进 ____久天长 ___齿难忘
___而生畏 ____计其数 ____依不舍 ___雾缭绕
___知故问 ____非曲直 ____高水长 ___澜壮阔
___明星稀 ____中送炭 ____善尽美 ___应外合
连成的诗句是:(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晚字相关的成语有什么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
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
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
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
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
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
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
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
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
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
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荆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
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
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9.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
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
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10.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
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11.班门弄斧
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
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
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12.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
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
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3.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
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
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14.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
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
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15.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
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
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16.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
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
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
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7.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
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
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18.草木皆兵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达这座城池。他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只要他的后续大军一到,一定可大获全胜。于是,他派一个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谢石劝降。
朱序原是东晋官员,他见到谢石后,报告了秦军的布防情况,并建议晋军在前秦后续大军未到达之前袭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洛河)。谢石听从他的建议,出兵偷袭秦营,结果大胜。晋兵乘胜向寿阳进军。
苻坚得知洛涧兵败,晋兵正向寿阳而来,大惊失色,马上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亲自观察淝水对岸晋军动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又是阴天,远远望去,淝水上空灰蒙的一片。仔细看去,那里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兵持刀执戟,阵容甚为齐整。他不禁暗暗称赞晋兵布防有序,训练有素。
接着,苻坚又向北望去。那里横着八公山,山上有八座连绵起伏的峰峦,地势非常险要。晋兵的大本营便驻扎在八公山下。随着一阵西北风呼啸而过,山上晃动的草木,就像无数士兵在运动。苻坚顿时面如土色,惊恐地回过头来对苻融说:“晋兵是一支劲敌,怎么能说它是弱兵呢?”
不久,苻坚中谢玄的计,下令将军队稍向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结果,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北归。
这一战,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19.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
——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
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玻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20.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
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
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21.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
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
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
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22.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
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
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
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
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23.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
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
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
小偷捉住了。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诗句、成语、名言有哪些?
晚的基本解释
1.太阳落了的时候:~景。~霞。~会。~报。
2.一个时期的后段,在一定时间以后:来~了。~年。~期。~节。~婚。
3.后来的:~生(旧时文人对前辈的自谦)。~辈。
4.姓。
晚字相关成语有:
起早睡晚 早韭晚菘 起早挂晚 相逢恨晚 桑榆晚景 黄花晚节 晚食当肉 悔之晚矣 晚节不终 寒花晚节 恨相见晚 大器晚成 晚节不保 晚生后学 恨相知晚 早出晚归 晚节黄花 相见恨晚 相知恨晚 人间重晚晴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带有晚字成语解释
1) 恨相知晚: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2) 悔之晚矣:后悔已经晚了。
3) 恨相见晚: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4) 晚节不保: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5) 晚节黄花: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6) 晚食当肉: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名利。
7) 晚节不终: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
8) 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9) 相见恨晚: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晚字有关成语意思
1) 相知恨晚: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2) 相逢恨晚:形容一同如故,意气极其相投。见?相见恨晚?。
3) 早出晚归: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4) 早韭晚菘:菘:蔬菜名,品种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应时的蔬菜。
5) 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6)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7) 寒花晚节: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8) 黄花晚节: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9) 人间重晚晴:原指人们珍视晚晴天气,后多用以比喻社会上尊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看了晚字相关成语的人也喜欢:
1. 有迟的成语 ?
2. 描写早中晚的成语
3. 带周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4. 晚字打头的成语有哪些
5. 无什么无什么的四字成语大全
早晚成语有哪些?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释义: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谚语
释义: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
3、三春花事好, 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 人生容易老。?——《惜时》无名氏
释义:三春时节花开正艳,若要求学必须趁着年轻。再美丽的花也会有凋谢的时候,人生匆匆容颜易老,应当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再美丽的花(年华)也会谢去,人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
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代 朱熹《偶成》
释义: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魏晋《杂诗》
释义::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描写夏天的成语50个
① 表示早晚的成语
旦夕之间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夙夜匪懈回 夙夜:早晚,朝答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偷安旦夕 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朝云暮雨 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晨参暮礼 指早晚参拜。
旦暮入地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命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暮礼晨参 指早晚礼佛参禅。
② 带有早晚的成语
早出晚归、
早韭晚菘、
起早睡晚
早出晚归 [zǎo chū wǎn guī]
基本释义
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 处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③ 什么早晚什么成语
朝秦暮楚 早出晚归
危在旦夕 朝夕相处
朝参暮礼 朝朝暮暮
朝朝暮夕 朝趁暮食
朝成暮徧 朝成暮遍内
朝成暮毁 朝穿暮容塞
朝打暮骂 朝东暮西
朝督暮责 朝发暮至
朝飞暮卷 朝歌暮弦
朝歌暮宴 朝更暮改
朝耕暮耘 朝欢暮乐
朝齑暮盐 朝虀暮盐
朝经暮史 朝来暮去
朝梁暮陈 朝梁暮晋
朝梁暮周 朝令暮改
朝攀暮折 朝秦暮楚
朝荣暮落 朝三暮二
朝三暮四 朝升暮合
朝生暮死 朝施暮戮
朝思暮念 朝思暮想
朝四暮三 朝西暮东
朝欷暮唶 朝新暮敝
朝夷暮跖 朝益暮习
朝蝇暮蚊 朝云暮雨
朝折暮折 朝真暮伪
朝钟暮鼓 朝锺暮鼓
朝种暮获 朝奏暮召
④ 关于早晚的成语
关于早晚的成语 :
早出晚归、
早韭晚菘、
起早睡晚
⑤ 形容早晚的成语
朝参暮礼:参:参拜;礼:表敬意。早晚参拜。形容态度虔诚。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寒食:清明节;元宵:元宵节。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
朝晖夕阴:晖:日光。早晚阴晴变化。
朝思暮想: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朝思夕计: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朝夕不倦: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朝云暮雨: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晨参暮礼:指早晚参拜。
旦暮入地:旦:早晨;暮:晚;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旦夕之费:早晚的费用。指一天正常的日用花费。
旦夕之间: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命在朝夕:命:生命。生命就在早晚之间。形容生命垂危。
命在旦夕: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暮礼晨参:早晚参拜。形容心地虔诚。
夙夜梦寐:夙夜:早晚。不论早晚或睡眠之中也不敢忘记。
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亡在旦夕: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宿夕之忧:宿夕:早晚;忧:忧虑。早晚之忧。比喻暂时的忧虑。
阴阳之变:早晚和季节的变化。
寅忧夕惕:寅:寅时,泛指早晨;惕:担心。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胆。
⑥ "早晚都会发生的事",用一成语怎么说
1、不可避免[ bù kě bì miǎn ]:形容无法避免而注定要发生的事。
造句: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不可版避免的,我们不权应该因为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气馁的。
2、大势所趋[ dà shì suǒ qū ]:大势:指整个局势。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造句: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祖国必须实现统一,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3、百川归海[ bǎi chuān guī hǎi ]:川:江河。 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造句:唐王统一天下,万民称颂,有百川归海之势。
4、势在必行[ shì zài bì xíng ]:行:做。 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取行动。
造句:为了提升城市形象,街道绿化一事势在必行!
5、众望所归[ zhòng wàng suǒ guī ]: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造句:老张这次当选,可见是众望所归。
⑦ 含有早晚意思的成语
朝不保暮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
朝不保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朝不及夕形容情况危急。
朝不继夕不晨不能顾到晚上。形容情况危急,难以预料。
朝不谋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朝不图夕图:图谋。早晨不能为晚上打算。形容形势危急或境况窘迫。
朝成暮遍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朝成暮毁形容翻新之速。
朝参暮礼参:参拜;礼:表敬意。早晚参拜。形容态度虔诚。
朝穿暮塞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朝趁暮食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朝出夕改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朝成夕毁形容翻新之速。
朝打暮骂朝:早晨;暮:晚间。早晨打晚间骂。
朝东暮西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朝督暮责朝:白天;暮:傍晚。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检查。形容督促检查非常严格。
朝飞暮卷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朝发暮至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朝发夕至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
朝更暮改早晨刚改过,晚上又变了。形容主意不定,一会儿一个样。亦作“朝更夕改”。
朝观暮览观、览:看。早晨也看,夜晚也看。形容对珍贵的东西百看不厌。
朝歌暮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朝歌暮宴朝:早晨。从早到晚不是歌舞就是宴饮。形容欢娱无度的生活。
朝耕暮耘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朝更夕改早晨刚改过,晚上又变了。形容主意不定,一会儿一个样。同“朝更暮改”。
朝过夕改早上犯的过失,晚上就改正了。形容改正错误很快。
朝观夕览朝:早晨。早晨看晚上也看。形容对宝贵的东西爱不释手。
朝歌夜舞朝:早晨;歌:唱歌;舞:跳舞。早晨唱歌,夜晚跳舞。形容沉迷于歌舞欢乐之中。
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朝欢暮乐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
朝华夕秀比喻有新意的文章。
朝晖夕阴晖:日光。早晚阴晴变化。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朝齑暮盐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朝兢夕惕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不敢疏忽懈怠。
朝露溘至形容人生短促好似朝露那样。
朝梁暮陈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朝令暮改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朝梁暮晋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朝来暮去朝:早晨;暮:傍晚。黄昏过去清晨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朝梁暮周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朝令夕更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
朝令夕改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一会儿一个样。
朝令夜遁令:召。早上被征召,晚上就隐退。形容甘于隐居避世。
朝攀暮折指不断地攀折。比喻时时遭摧残。
朝气勃勃朝:早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朝秦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朝气蓬勃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朝乾夕愓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朝干夕愓指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朝干夕惕谓终日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朝前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朝荣暮落朝:早晨。早晨开的花晚上就凋落。比喻富贵无常。
朝荣夕毙毙:死亡。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朝荣夕悴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朝荣夕灭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
朝三暮二比喻主意多变。
朝升暮合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朝施暮戮施:施行;戮:杀戮。早上发令晚上杀戮。形容实行高压手段。
朝思暮念朝:早晨。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恋情。
朝四暮三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朝折暮折比喻时时遭摧残。
朝生暮死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朝思暮想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朝思夕计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朝生夕死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
朝斯夕斯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
朝思夕想朝:早晨。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恋情。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闻夕改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朝闻夕没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朝夕不保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朝夕不倦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朝夕共处朝:早晨。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
朝新暮敝敝:破。早上是新的到晚上就破了。指物件质量差。
朝西暮东朝:早晨。早晨在西,晚上在东。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朝夕相处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朝行夕改朝:早晨。早晨颁布的政令晚上就更改。形容政令无常,局势混乱。
朝夕之策朝夕:一早一晚;策:计策。一早一晚的打算。形容只图眼前利益的计策。
朝蝇暮蚊早上的苍蝇晚上的蚊子。比喻坏人横行。
朝益暮习朝:白天;益:增加;暮:晚上。白天学习新知识,晚上就温习。形容学习用功。
朝云暮雨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朝夷暮跖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
朝饔夕飧指才疏力薄,除吃饭外别无所能。
朝盈夕虚盈:满;虚:空虚。早上充盈,晚上空虚。形容对人忽冷忽热,反复无常。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寒食:清明节;元宵:元宵节。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
朝钟暮鼓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朝锺暮鼓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同“朝钟暮鼓”。
朝种暮获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朝真暮伪朝:早晨。事情早上这样说晚上那样说,没有定说。
朝朝暮夕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朝奏暮召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朝奏夕召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⑧ 形容“早晚都要分离”的成语有哪些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拼音tiān xià wú bú sàn zhī yán xí
释义:举办宴席的时候,大家聚在一内起,宴席之后,
参加容筵席的人,就得奔东西了。
用宴席比喻人生的聚合,人有相聚时,就有分别时。哲理语。
⑨ 形容早晚的成语
朝参暮礼:参:参拜;礼:表敬意。早晚参拜。形容态度虔诚。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寒食:清明节;元宵:元宵节。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
朝晖夕阴:晖:日光。早晚阴晴变化。
朝思暮想: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朝思夕计: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朝夕不倦: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朝云暮雨:暮:傍晚。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变化,旧时用以喻指男女的欢会。
晨参暮礼:指早晚参拜。
旦暮入地:旦:早晨;暮:晚;地:地府。早晚就要进入地府。表示年龄已高,随时都可能死去。
旦夕之费:早晚的费用。指一天正常的日用花费。
旦夕之间: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命在朝夕:命:生命。生命就在早晚之间。形容生命垂危。
命在旦夕: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暮礼晨参:早晚参拜。形容心地虔诚。
夙夜梦寐:夙夜:早晚。不论早晚或睡眠之中也不敢忘记。
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亡在旦夕: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宿夕之忧:宿夕:早晚;忧:忧虑。早晚之忧。比喻暂时的忧虑。
阴阳之变:早晚和季节的变化。
寅忧夕惕:寅:寅时,泛指早晨;惕:担心。多指执政者忧心忡忡,早晚提心吊胆。
◆查看更多:关于
早晚的意思、早晚的成语
。含有
早、晚
的成语。
⑩ 含有早晚的成语
含有早晚的成语 相关的成语:
早出晚归
拼音:zǎo chū wǎn guī
释义: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例句:他按照~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孙犁《芦花荡》
早韭晚菘
拼音:zǎo jiǔ wǎn sōng
释义:菘:蔬菜名,品种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应时的蔬菜。
出处:《南史·周颙传》:“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起早挂晚
拼音:qǐ zǎo guà wǎn
释义:犹言起早贪黑。 秦兆阳 《刘老济》:“我父亲哥儿两个,都是好干将。逃荒到这村来,又从头干起,吃糠咽菜,起早挂晚,租人家地种,养羊、打鱼、搓麻绳,只要是赚钱的道儿,就得走一走。”
起早睡晚
拼音:qǐ zǎo shuì wǎn
释义:1.犹言起早贪黑。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一:“你们可是得听我的,我一心秉正,起早睡晚,劳心淘神,都是为了你们。”2.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指生活起居。《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却说那公子虽然走了几程路,一路的梳洗喫喝拉撒睡,都是嬷嬷爹经心用意服侍。不是煮块火腿,便是炒些果子酱带着;一到店必是另外煮些饭,熬些粥;以至起早睡晚,无不调停的周到。”
傍花随柳 草长莺飞 吹箫乞食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鹅毛大雪
春和景明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如登春台
秋月春花 秋月春风 皮里春秋 暮云春树 满园春色
丽藻春葩 口角春风 虎尾春冰 寒木春华 大地回春
春雨如油 春蚓秋蛇 春意阑珊 齿牙春色 春蛙秋蝉
春诵夏弦 春生夏长 春深似海 春山如笑 春笋怒发
春色满园 春树暮云 春色撩人 春葩丽藻 春暖花开
春露秋霜 春花秋月 春和景明 春风沂水 春晖寸草
唇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春雨如油 寸草春晖 大地回春 雨丝风片 寻花问柳
寒木春华 红情绿意 红衰翠减 阳春有脚 雨后春笋
虎尾春冰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雨后春笋 莺啼燕语
口角春风 枯木逢春 流水落花 柳暗花明 流水桃花
轮扁斫轮 落花流水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研桑心计
鸟语花香 前目后凡 秦晋之好 阳光明媚 燕语莺声
如登春台 春梦无痕 阳春白雪 如坐春风 春兰秋菊
四时八节 桃红柳绿 有脚阳春 燕语莺啼
秋季:
秋高气爽 秋菊傲霜 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秋果累累春暖花开 赤日炎炎 天高云淡 滴水成冰
春意盎然 汗流浃背 硕果累累 冷风呼啸欣欣向荣 姹紫嫣红 莺歌燕舞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
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天高云淡
白雪皑皑 三九严寒 滴水成冰 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夏虫不可以语冰
燕雁代飞 大雪纷飞
大雪无痕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银装素裹
冰天雪地
风号雪舞
风雪交加
寒气逼人
千里冰封
朔风凛冽
天寒地冻
雪虐风饕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银装素裹 橙黄橘绿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风号雪舞 风雪交加 寒气逼人 千里冰封 朔风凛冽 天寒地冻 雪虐风饕 北风呼啸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冰封大地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1)橙黄橘绿 (2)白雪皑皑 (3)冰天雪地 (4)风号雪舞 (5)风雪交加 (6)寒气逼人 (7)千里冰封 (8)朔风凛冽 (9)天寒地冻 (10)雪虐风饕
暖花开,春意盎然,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 绿草如荫,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1)橙黄橘绿 (2)白雪皑皑 (3)冰天雪地 (4)风号雪舞
(5)风雪交加 (6)寒气逼人 (7)千里冰封
(8)朔风凛冽 (9)天寒地冻 (10)雪虐风饕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银装素裹
橙黄橘绿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风号雪舞
风雪交加 寒气逼人 千里冰封 朔风凛冽
天寒地冻 雪虐风饕 北风呼啸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冰封大地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
宋·苏轼《赠刘景文》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
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
宋·秦观《虞美人》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
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圃》。塍:田间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8142.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