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天气 雷州天气预报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广东的冬季(12~2月份)普遍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来自北方既寒冷又干燥的空气,经过长途跋涉以后,增温、增湿,强度大为减弱,到达广东时风速已经变小、气温偏高,所以冬季较温暖。但个别年份在寒潮来临时,也可出现霜冻天气。冬季是广州的干季,降水较少,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9~16℃,南北部的温差达7℃以上。极端的最低气温曾记录到零下7.3℃(1955年1月12日,梅县)。广州市多年来的极端最低气温为0℃,广东省气候概况出现在1957年2月11日。在广州,冬季虽有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但因所处纬度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仍有13.5℃,故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广东省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1500小时增加到2300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200~54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745.8小时、年平均气温22.3℃。1月平均气温约为16℃~19℃,7月平均气温约为28℃~29℃。

广东降水充沛,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受地形的影响,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地迎风坡有恩平、海丰和清远3个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2200毫米;在背风坡的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岛、潮汕平原少雨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400毫米。

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倍以上。

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我国气候分布图类型是什么?

共13种:

[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

1.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域, 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年雨型.

2.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

3.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夏季风来临时,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时,降水明显减少。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

4.热带沙漠气候

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少雨型.

[亚热带](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40°之间):

1.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盛行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盛行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温差较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均匀。

夏雨型.

注: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东亚.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

冬雨型.

[温带](大致在南纬或北纬40~60°之间):

1.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冬夏季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极地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

夏雨型.

2.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很大。

夏雨型(少雨).

3.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雨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

年雨型.

[亚寒带](南北极圈附近):

1.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寒带](极地附近):

1.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最热月气温仅达1~5°C。降水少,多云雾,蒸发极弱。

2.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南极大陆年均气温约在-29~-35°C,北极地区在-22°C以下。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等。

鹜字的雷雷州话怎么读

1、热带季风。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

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4、高原山地。

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5、温带大陆性。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

6、热带雨林。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原因:

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首先我国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所以我国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分布区,特别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于、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是其主要特征。其次,我国的大陆性气候表现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而夏季则是世界上同纬度最热的国家(沙漠除外),另外还表现在降水量的季节和年级变化都大。

雷 拼音: léi,lèi, 笔划: 13

部首: 雨 五笔输入法: flf

基本解释:

--------------------------------------------------------------------------------

léi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姓。

笔画数:13;

部首:雨;

笔顺编号:1452444425121

详细解释:

--------------------------------------------------------------------------------

léi

(象形。甲骨文,中间象闪电,圆圈和小点表示雷声。整个字形象雷声和闪电相伴而作。小篆变成了会意字,从雨,下象雷声相连之形,表示打雷下雨。本义: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

同本义〖thunder〗

靁,阴阳薄动,靁雨生物者也。——《说文》

阴阳合为雷。——《春秋·玄命苞》

雷者,阴中之阳也。——《白虎通》

仲春,雷乃发声,仲秋,雷始收声。——《礼记·月令》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易·说卦》

阴阳相薄为雷。——《淮南子·坠形》

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儒效》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诗·大雅·常武》

峭壁呀呀虎擘口,恶滩汹汹雷出吼。——杨万里《檄风伯》

又如:雷火(因雷击所起的火);雷光(闪电的光茫);雷吼(形容响声大如雷鸣);雷气(雄壮的气概);雷奋(如雷霆的振动);雷干(气候天气苦热);雷谤(比喻猛烈毁谤);雷驰(形容快如雷电闪击);雷腾云奔(如雷电风云般的奔腾)

剧响,巨大声响〖rollofthunder〗。

雷霆乍起——唐·杜牧《阿房宫赋》

军事上用的爆炸武器〖mine〗。如:地雷、水雷、鱼雷

通“罍”。古酒器名〖winevessel〗

君于是造立礼器…雷、洗、觞、觚。——《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léi

打雷〖producethunder〗

故雷则掩耳。——《吕氏春秋·贵生》

无冬雷,地冬霆。——《管子·七臣七主》

通“擂”,敲击〖knock〗

雷鼓大震。——《资治通鉴》

雷暴

léibào

〖thunderstorm;lightningstorm〗雷雨

雷池

léichí

〖thelakeinAnhuiProvince——theutmostlimitonecango〗本出于《晋书·庾亮传》“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一语,后习用为界限之意

不敢越雷池半步

雷达

léidá

〖radar(radiodetectingandranging)〗测定目标位置的无线电装置或系统

雷达站

léidázhàn

〖radarstation〗一个雷达机组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地方、位置或场所

雷打不动

léidǎbùdòng

〖final;inviolable;nottobealteredunderanycircumstances〗比喻已经决定的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变动

这是母女晚饭后例行的一种享受,简直有点雷打不动的气概

雷大雨小

léidà-yǔxiǎo

〖loudthunderbutsmallraindrops;muchsaidbutlittledone〗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这种事情都是雷大雨小,说得那么热闹,并没有多少实惠

雷电

léidiàn

〖thunderandlightning〗空中带电的云在放电时所发强光与声音

雷电交加

léidiàn-jiāojiā

〖lightingaccompaniedbypealsofthunder;wrathfullightning〗打雷闪电接连不断

是夜二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之声闻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8197.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