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台风最新消息 香港天文台台风最新消息
受台风“小犬”影响香港挂出“八号风球”。
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意思是香港近海平面而家或者预计会普遍受烈风或暴风由信号所示方向吹袭,持续风速达每小时63至117公里,阵风更可能超过每小时180公里,而且风势可能持续。
这是继台风“泰利”和“苏拉”后,香港再次挂“八号风球”。天文台当日表示,受“小犬”影响,香港离岸多处吹烈风,高地间中吹暴风。按照现时预测路径,“小犬”会在8日晚最接近香港,在香港天文台以南约70公里左右掠过。
为应对“八号风球”,香港特区教育局宣布,所有学校2023年10月8日停课,各区民政事务处8日12时起开放共27个临时庇护中心,供有需要市民入住。
台风小犬命名由来: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
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由于2017年第27号台风“天秤”对菲律宾棉兰老岛造成了2012年台风宝霞以来最严重的伤亡,因此事后“天秤”一名被台风委员会从台风命名表中移除,并于2019年台风委员会第51届会议由日本提供的名称“小犬”取而代之,意思为赤道带星座小犬座,本次为小犬一名首次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风小犬
杜苏芮现在到哪了
没有查到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以下是贴吧网友整理的“香港天文台历年发布的9号信号以上的热带气旋”,下文摘录了部分。
详细见:://tieba.baidu/p/3710456179
1、癸亥台风
癸亥风灾发生于1923年8月18日,当日一个台风横过澳门以北,随后进入中国大陆,造成巨大的损失,为该年澳门唯一一次悬挂十号风球(亦是历来悬挂时间最久的十号风球),且为该年香港悬挂两次十号风球的其中一次。
风暴于8月11日在关岛区域的太平洋形成,8月17日下午4时至5时移至台湾南部海面上[1],以西北偏西方向移动。8月18日中午12时经澳门以北约十里(即约20公里)进入中国内陆,后逐渐消散。
影响
死伤人数
葡属澳门400多人死52伤
英属香港100死1失踪
当时的香港天文台发布10号信号
此次风灾为澳门有记录以来第二多人死亡的风灾
维基百科未列出路径
2、丁卯台风
丁卯风灾 发生于1927年8月20日,当日一个台风横过港澳以南海域,并直逼广东西部,使港澳两地造成人命及财物损失,并为该年澳门悬挂两次十号风球的其中一次。
风暴过后,南湾海边一片狼藉,大量渔船的残骸被冲到堤边。在沙梨头有造船厂被吹塌。而在加思栏马路及近陆军俱乐部有大树被吹至连根拔起。
根据澳门气象台发布1927年8月20日台风的路径图,显示风暴于8月15日早上6时于关岛以南附近海面上生成,稳定以偏西方向移动。8月16日风暴移至东经140度以西,并逐渐以西北偏西转西北方向移动。8月18日晚上稍后至8月19日初时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北登陆,8月19日早上6时位于吕宋岛北部近岸海面,以西北至西北偏西方向移动。8月20日早上6时位于东沙岛之西北方,随后于澳门以南约50里横过,并于8月20日晚上稍后至8月21日登陆广东西部。
该台风致使港澳都发出10号信号
路径未列出
3、乙巳台风
1929年8月22至23日,一个强烈台风正面吹袭港澳,使两地悬挂当年唯一的十号风球。香港方面,由于在悬挂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期间天文台测得一小时飓风风力而使天文台跳过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而直接悬挂十号飓风信号,这是天文台设立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来的第一次,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最后一次,直到1957年强台风姬罗莉亚袭港,天文台才第二次做出跳过九号信号并直接改发十号信号的决定,至今未做出过第三次该决定。
港澳均发出10号飓风信号
路径未列出
4、丁丑台风
丁丑风灾又称九二大风灾,是香港最严重的一次天灾。一个强烈台风在1937年(岁次丁丑)9月2日凌晨正面吹袭港澳,造成广泛破坏。台风在新界吐露港引起超过20英尺(6米)高的风暴潮,大埔一带伤亡惨重。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共造成约11,000人在这次风灾中丧生,为香港有记录至今最多人死亡的风灾。澳门亦有21人身亡,至今为当地第五严重风灾。
引起丁丑风灾的台风在1937年8月底于菲律宾吕宋以东的海面形成。8月31日,台风抵达巴林坦海峡的东面。9月1日在东沙群岛以北掠过,并且以时速17海里继续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靠近广东沿岸。
香港天文台于9月1日00:35分[1]悬挂一号风球,当日香港仍然天晴,但天上隐约可见台风来临前常见的卷云。随着台风逐步逼近,天文台在15:20分[2]改挂五号风球(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至19:00分,香港转吹西北偏北风,风力逐渐加强并维持方向,显示台风可能正面来袭。后雨势不断,气压亦不断下降,天文台遂于9月2日01:58分悬出十号风球,02:10分呜炮警告。
5、乙卯风灾
己卯风灾是于1939年太平洋台风季由台风23W引起的风灾,该台风于1939年11月23日穿越香港,香港天文台因而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
1939年11月18日,有一个热带低压在棉兰老岛以东被发现,一直增强并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在19日横扫萨马岛和莱特岛前增强成台风。其后该台风大致保持向西移动直到在22日到达南中国海西部。其后,一道冷锋把该台风转向东北,导致罕见地出现台风在南中国海西部回转至东北向的现象发生。在11月24日该台风经过澳门,并在两小时后其风眼直接穿过香港。风眼在香港天文台逗留持续了十五分钟,是为首次在香港天文台测得这情况。在造成山泥倾泻后,此台风开始转化为温带气旋,并继续向东北移动穿越南中国。此风暴在穿越台湾海峡时逐步减弱,并有机会在26号消散前登陆过台湾。
在穿越菲律宾时,在班乃岛上卡皮兹的一个气象站记录到气压低达981.0hPa,而风速亦超过88km/h。穿越时,这风暴导致马斯巴特岛上的一艘机动艇沉没并导致艇上50人有48人死亡。在东萨马省的巴朗伊加有一人失踪,相信是因为溺水,并被认为死亡。在萨马省、雷伊泰省和卡皮兹省亦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在香港,受风暴前方的雨带影响时,阵风曾达到119km/h。降雨在台风到达前七小时开始,并导致共约108mm的雨量。最多雨量来自台前雨带,在一小时内降下了40mm雨量。在台风经过香港时,测得的最低气压为989.0hPa。台风在香港造成轻微损害,九龙城东头村有一泥墙倒塌,压死2人。九龙湾有一货艇被风吹翻,5人堕海,其中一人受轻伤。
6、1946年超强台风“英格瑞”(LNGRID)
超强台风英格瑞(英语:Typhoon Ingrid,国际编号:4606,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6W)是1946年太平洋台风季第六个热带气旋,亦是导致香港天文台需要悬挂二战第二个一号戒备信号,首个八、九及十号风球的热带气旋。英格瑞于1946年7月12日生成,先后影响菲律宾吕宋岛及台湾中南部地区,再于7月18日在香港掠过,并给港澳造成灾害,两日后减弱消散。
7、1954年台风“柏美娜”(Pamela)
该热带气旋致使香港天文台发布9号烈风信号
超强台风柏美娜 (英语:Typhoon Pamela,国际编号:5419[3],台湾编号:5416[4],中国大陆编号:5427,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6W[4]),是1954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第十九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它是一位女性的名称。也是历年第二个导致香港天文台需于十一月发出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的风暴。
“柏美娜”于11月5日进入南海。随着它越趋接近香港,香港天文台于上午11时3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下午,其继续以西北偏西移向移动,与香港的距离越趋接近,香港天文台于晚上8时20分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
8、1957年强台风“姬罗莉亚”
强台风姬罗莉亚(英语:Typhoon Gloria,国际编号:57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4W)于1957年9月17日形成。之后以2级台风的强度穿越菲律宾,进入南海。姬罗莉亚抵达珠江口时,香港因悬挂八号风球期间,市区测得一小时飓风风力而导致香港天文台直接改挂十号风球,澳门气象台则未有测得持续飓风因而最高只悬挂九号风球。天文台测得12小时的强风、14小时的烈风,当中有一小时更达飓风程度的风力,9月22日澳门测得气压0.8百帕斯卡,吹时速110公里的东风,阵风达144公里,最大日雨量79.3毫米,造成澳门低洼地区出现水浸。
9、1960年强台风“玛丽”(Mary)
强风暴玛丽(英语:Typhoon Mary,国际编号:6003,中国大陆编号:6001,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3W),是1960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玛丽于1960年6月3日生成,经过南海中、北部之后,再于6月9日在香港西北偏西约10公里掠过,并给香港造成灾害。根据实测风力,未有测到持续飓风,香港天文台只考虑到风向转为西南、当时大厦承受阵风面对是一个达标但是弱的十号信号。
10、1961年台风“爱丽斯”(Alice)
台风爱丽斯(英语:Typhoon Alice,国际编号:610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5W)是1961年太平洋台风季第六个热带气旋,亦是少数直接穿过香港天文台总部并导致天文台需要悬挂十号飓风信号的热带气旋之一。爱丽斯于1961年5月16日生成,经过南海中、北部之后,再于5月19日在香港掠过,并给香港造成灾害,两日后进入东海及减弱消散。另外,天文台因爱丽斯吹袭而悬挂的十号信号历时仅2小时30分,成为香港有纪录以来导致天文台悬挂十号信号时数最短的热带气旋,纪录至今未破。根据实测风力,因为香港境内没有测得飓风,所以对于香港是一个不达标的十号信号,最接近香港时强度没有台风级数,只有强热带风暴级数。
11、强台风温黛(英语:Typhoon Wanda,国际编号:6216,中国大陆编号:621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6W),是1962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二战后吹袭香港最强的台风。
12、1964超强台风“露比”(Ruby)
1964年9月1日,热带风暴露比于巴士海峡以东约1110公里外之太平洋形成,之后向西南移动。9月3日抵达吕宋以北,并增强为强热带风暴。香港于9月4日上午06:15悬挂一号戒备信号。之后由于缺少观测之船只,风暴之路径一度不明。
13、1964年强台风“黛蒂”(Dot)
1964年10月6日,一个低气压在雅浦岛东南处约140公里形成,以时速35公里向西北移动。10月7日,黛蒂增强至热带风暴程度,并在10月9日早上增强至台风程度。当日,黛蒂更改移动途径,以时速14公里吹袭吕宋岛北部。其后,黛蒂在香港东南偏南约430公里几乎停留不动。
14、1968年台风“雪丽”(Shirley)
台风雪丽(英语:Typhoon Shirley,国际编号:6809,中国大陆编号:68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3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uaning),是一个西北太平洋上出现的热带气旋,是少数风眼直接掠过香港市区的台风,更是自1961年台风爱丽斯后,能正面掠过天文台总部并悬挂十号信号的热带气旋
15、11年台风“露丝”(Rose)
超强台风露丝[2](英语:Typhoon Rose,国际编号:7121,中国大陆编号:711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Uring)是11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也是二战后吹袭香港最强的台风之一。
16、超强台风爱尔茜[1](英语:Typhoon Elsie,国际编号:7515,中国大陆编号:751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7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Mameng)是少数在10月正面吹袭香港的台风。爱尔茜在15年10月14日在香港天文台以南50公里处掠过,香港为爱尔茜悬挂十号飓风讯号接近3小时。期间香港南部及高地测得飓风,大部分地方则测得烈风。爱尔茜在香港并未造成严重破坏,袭港期间有46人受伤,无人身亡。
17、超强台风“荷贝”(Hope)
超强台风荷贝(英语:Typhoon Hope,国际编号:7909,台湾编号:7908,中国大陆编号:7908,联合台风警报中心:09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Ising)。
18、超强台风爱伦(英语:Typhoon Ellen,国际编号:83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erming),是1983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爱伦于1983年8月在中太平洋生成后,进入西太平洋发展,掠过巴林坦海峡及东沙群岛,横越南中国海,然后正面吹袭香港,之后在澳门及珠海之间登陆并移入内陆。
天文台发最高级十号飓风信号是真的吗?
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于7月29日在安徽境内停编。
7月28日9时55分前后,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携狂风暴雨以强台风级别登陆福建晋江沿海,成为今年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也是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登陆福建第二强的台风,与1980年第15号台风并列。
“杜苏芮”登陆后强度将迅速减弱,29日上午开始,风的影响就会明显减弱,但随着台风减弱后的低压或残留云系北上,还可能在华北一带滞留,预计对地区降雨的影响将会持续到8月2日前后。
目前我国已进入台风活跃期,就在“杜苏芮”登陆前,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已于8月初生成,并可能于8月初影响华东沿海。其后,还将有新的台风生成。
台风除名的介绍:
气象专家曾表示,对于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热带气旋或因其他原因,台风委员会成员都可以申请将该热带气旋名称从命名表中删除。例如,曾给中国造成重大损失的2005年第19号台风“龙王”、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它们都因为破坏力巨大,正式被除名。
据介绍,2000年到2019年,台风委员会总计除名51个名字,其中有43个是因为造成的灾害比较重被除名的。这些名称将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这避免了在提起该台风时引起混淆。
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台风名称进行增补,该名称一般由原提供成员重新推荐。如2018年第26号台风“”因造成美属马里亚纳群岛、菲律宾等地灾害严重,台风委员会第52次届会议就对其进行除名并提请中国提交新的台风名字以补空缺。
除了造成严重的灾害会被除名,还有一些原因也会被要求除名,比如美国提出的名称“库都”,因为发音上跟太平洋西部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语中的一些不雅词汇有关,于是被改为“艾利”。
另外,香港天文台在台风委员会第 38 届会议上认为之前提的“欣欣”和“婷婷”这两个名字没有亚洲特色,申请将它们除名,最后替换成了“白海豚”和“狮子山”。在2014年,日本提出的“清松”(Sonamu)也因为发音接近“海啸”(Tsunami)被要求除名。
今天苏州台风过去了吗
受强台风“天鸽”影响,香港天文台23日早9时10分发出5年来首个等级最高的十号飓风信号。狂风肆虐下,全港工商停业,雇员停工,学校停课,海陆空交通几近全部停运,证券交易市场亦暂停交易。
天文台表示,上午10时,强台风“天鸽”集结在香港天文台之西南偏南约60公里,预料向西北偏西移动,时速约25公里,移向珠江口以西一带,预料十号飓风信号会维持数小时。
天文台预测,东区鲗鱼涌的海水高度已升至海图基准面以上3米,并会继续上升,吐露港的海水高度会在中午12时左右上涨至海图基准面以上约5米,海水上涨可能会引致低洼地区出现严重水浸。
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表示,香港大部分地区达烈风或暴风程度风力,东南部则录得飓风程度风力。由于有风暴潮加上涨潮,多处海水水位远高于正常,低洼地区或会出现水浸,提醒市民切勿外出追风逐浪。
为确保安全,特区教育局宣布所有学校当日停课;社会署辖下所有幼儿中心、长者服务中心及日间康复服务单位,包括庇护工场及展能中心,也停止开放。截至早上9时30分许,特区民政事务总署在各区共开放27个临时庇护中心,共有198人入住。
交通方面,香港机场管理局表示,截至上午6时30分,至少420个航班取消,机场将实施航班重新编配,预计处理400个航班,提醒旅客要留意航空公司的航班公布;九巴及龙运巴士公司宣布,所有日间路线暂停服务;港铁则暂停所有地面和架空路段的列车,以及轻铁和港铁巴士的服务,地底路段则维持运行;此外,所有渡轮服务,包括天星小轮、新渡轮、港九小轮等均已停航。
香港几号风球代表什么
这确实很奇怪,台风结构很松散,才刚碰触到陆地,就往东北方弹走 从云图来看 已经消散了
7月11日上午10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台风。下午4时40分,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表示昌鸿已於中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街道沿海登陆,香港天文台在下午5时的定位亦显示昌鸿已经登陆。下午8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其降格为台风。下午10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台风。
7月12日上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轻度台风。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上午9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上午10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下午5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月13日凌晨,昌鸿移向黄海,当其位於朝鲜半岛西南部海面时,中央气象台於凌晨5时降格为热带低压,并对其停止编号。上午8时,台湾中央气象局亦将其降格为热带性低气压。同时,日本气象厅认为昌鸿已经转化为一股温带气旋。
香港发布9号台风信号了吗
香港不同风球代表的意思有:一号风球戒备信号、三号风球强风信号、八号风球烈风或暴风信号、九号风球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十号风球飓风信号。
1、一号风球戒备信号
一号戒备信号是香港天文台在台风接近的时候发出的最低级别风号。意味着台风的威胁程度很低,但是市民仍然需要保持警惕,注意天气预报和注意观察周围的变化。这个信号通常是在台风接近时候发出的,提醒市民要随时关注台风的最新动态。
2、三号风球强风信号
三号强风信号是中等级别的风号,它预示着台风正在逼近或将直接影响香港地区。这时候的风力较大,市民需要做好准备,关闭窗户、固定室外物品,避免靠近海边和高墙等危险区域。市民应该留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外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更要注意安全。
3、八号风球烈风或暴风信号
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是高级别的风号,表示台风已经非常接近香港,风力会更强劲。这时候的风力较大,可能会有狂风和暴雨,市民需要关闭窗户和门窗,并尽量躲在室内的较安全的地方。市民还需要注意防范台风可能引发的山泥倾斜、交通阻塞等问题,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4、九号风球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
九号烈风或暴风增强信号表示台风已经非常强大,风力更加猛烈。这时候的风力已经非常强大,市民需要迅速做好准备,确保家人的安全。他们可能需要留在室内,远离窗户、阳台和外墙,并听从香港天文台的指示。
5、十号风球飓风信号
最高级别的风号是十号飓风信号,意味着台风已经非常强大,带来的风力可能会造成严重破坏。这时候的风力非常强大,市民需要寻找最安全的地方避难,避免外出。会取紧急措施,关闭学校、停工并确保市民的生命安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风球
台风"卡努"不断逼近香港天文台挂出八号风号吗?
香港发布9号台风信号了。
据港媒报道,“苏拉”会在9月1日晚至9月2日早最接近香港,在香港天文台以南约50公里内掠过,9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在下午6时20分发出。天文台预料香港风力显著增强。现时切勿外出,远离当风的门窗,在安全的地方躲避。天文台在9月1日下午6时10分发出雷暴警告,有效时间至今日晚间10时正,预料香港有局部地区雷暴。
微博“中国气象爱好者”发布一则消息,提到香港天文台派出的飞机正在对“苏拉”核心区及风眼进行探测,可以注意到台风苏拉有清晰的眼墙结构以及晴空万里的蓝天,这些都展示着台风苏拉依旧有超强台风的实力。
香港保安局发文表示,为了带给天文台和市民最准确的气像信息,飞行服务队刚刚出动前往台风中心,侦察最新动向。可以看到苏拉结构紧密,风眼清晰可见,而这些数据会实时传送给天文台作进一步分析。
台风天注意事项
1、台风天尽量不要外出。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2、实时关注最新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行程。
3、及时搬移屋顶、窗口、阳台处的花盆、悬吊物等;及时检查门窗、室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广告牌、塔吊的安全,并提前做好加固。
4、台风暴雨天气最好不要打赤脚或穿凉鞋。除非万不得已,别冒险涉水,万一水里有电线带电,更易发生危险。
5、大雨、暴雨期间出行要注意路面积水量,观察周围行人及车辆。
6、如果是驾车外出或是上班,尽量保持缓慢的车速,尤其是雨天路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车速一定要控制好。必要的时候将车子停在安全的位置。一般来说,车辆要移至高处停放,最忌停在路边障碍物下或积水路边。这时还要检查雨刷、灯光等电路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保证能随时使用。
飓风卡努影响香港,香港天文台于今天(10月15日)早上九点左右挂出八号风号。预计卡努会在下午最接近香港,将在西南200公里左右掠过,天文台称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会在白天大部分时间维持。
受卡努的雨带影响,局部地区有大骤雨和狂风,海面也出现大浪。天文台提醒市民远离岸边并停止所有水上活动。目前海平面已经比正常升高0.5米以上,预计今晚出现的涨潮会引起部分低洼地区出现水浸。
希望不会造成伤亡或损失。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924.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