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最新排名 空气质量排名2021年
葫芦岛市。
辽宁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为:葫芦岛市空气状况非常差,对所有人的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不适合生活!
甘井子区、朝阳县、瓦房店市(并列第19名)。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排名后20位的县区(自最后1名开始排序)分别为:海城市、大石桥市、铁西区(鞍山)、建平县(并列第3名)。
沙坪坝区2021年度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考核位居重庆主城九区第几
7天。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门发布的数据,在2021年苏州市区的365天中,有4天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另外有3天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因此有7天污染,占比为0.82%。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
最宜居的城市排名
沙坪坝区2021年环境质量考核在主城9区中排名第2,相较2020年排名提升7位。
2021年,沙坪坝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全区生态环境质量迈上了新的台阶。嘉陵江沙坪坝区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梁滩河沙坪坝区段出境断面均值达IV类,均优于水域功能要求,水环境质量实现20年来最好水平。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创新高达到315天,中心城区9区排名第3,排名同比提升3位。沙坪坝区严把建设用地环境质量“入口关”,完成地块调查35个、治理修复污染地块4个,提供净地162万平方米,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
沙坪坝区的生态理念:
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成为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为推动沙坪坝图新、图变、图强,全力打造创新驱动示范区、开放引领示范区、文化传承示范区、人民城市示范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沙坪坝崭新篇章贡献环保力量。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区生态环境局2021年度考核主城九区排名第2
2021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最宜居的城市排名是:金华、珠海、威海、信阳、芜湖等。
1、金华
金华环境好、经济发达、民富程度高、水质优异。浙江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金华市下辖2个区、3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1094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金华市常住人口为712万人,城镇化率为68.7%。
2、珠海
这里空气质量佳,换句话说在一年365天的日子里,珠海有300天以上空气质量都是优良的。广东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濒临南海,陆地面积1725平方千米,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9348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珠海市常住人口为246.67万人。截至2022年,珠海辖香洲区、斗门区、金湾区3个行政区。
3、威海
不仅体现在冬季供暖时间长,还有城市的管理水平。比如冬天垃圾桶用热水擦,下雪后街道能迅速清理积雪,别名威海卫,山东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遥相呼应,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截至2021年,全市下辖2个区、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5799.84平方千米。
4、信阳
信阳高楼林立,繁华富有,古称义阳、申州,为河南省地级市,位于豫、鄂、皖三省交界处、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信阳地势南高北低,岗川相间,形态复杂多样,地形地貌以山地、江淮丘陵、华北平原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信阳总面积18916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信阳市常住人口618.6万。
5、芜湖
别称江城,有国家园林城市的美誉,而且芜湖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比如河湖水网密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安徽省辖地级市,是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Ⅱ型大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南京都市圈及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金华市百度百科-珠海市
长春空气质量
2021年,北京市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比78.9%,接近八成。
较2013年增加了112天,相当于2021年的优良天数比2013年多了将近4个月。其中,2021年的一级优天数为114天,较2013年增加了73天,蓝天底色更纯、“含金量”更足。
在蓝天显著增加的同时,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2021年出现重污染日8天,较2013年减少50天,降幅高达86.2%。夏季秋季PM2.5重污染基本消除。
北京空气质量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北京市从1998年起就开始大规模治理大气污染。二十多年来,围绕着改善空气质量,始终没有停下脚步,逐年累计实施了300多项措施,持续发力,接续攻坚,环境效益逐步释放,才实现了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北京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职责;充分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来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修订了41项大气污染防治类地方标准,促进治理技术突破和管理机制创新。累计出台清洁能源改造等70余项经济政策。
长春空气质量较好。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长春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6天,同比增加6天;其中,一级优180天,同比增加10天。优良率92.1%,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继2021年后,长春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再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监测数据还显示,2022年,长春市城市环境空气的6项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环境空气综合指数3.32,同比下降0.24,优良率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的最高值,列东北三省省会城市首位。
长春市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1、近年来,长春市统筹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实施燃煤污染控制、工业污染源治理、移动源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管控等专项行动。2022年,淘汰27台(591蒸吨)燃煤锅炉。20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完成整改34个问题。
2、长春市利用监控、卫星遥感扫测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夯实“实时监控—指挥调度—预警分析—现场处置—跟踪督办”工作体系,提升了秸秆全域禁烧监管效能。运用“吉林一号”卫星,对施工工地、拆迁工地、物料堆场、裸露地面、非正规垃圾点等5类扬尘污染源,实施“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闭环管理和智能化管控,对问题点位及时精准整改。
本文链接:http://www.frpt.cn/tqyb/28.html
免责声明: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立刻删除。